中美教育差异之我见——动手能力
这不是一篇新日记,这是之前空余时间写的。
中美教育差异之我见——动手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方与东方教育的差异,那么到底有哪一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我在美国生活近十年,这些年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再加上自己有了一双儿女,于是越来越关注一些细小的东西。今天我想要讲的主要是中美教育在动手方面的教育的差异。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今天听到的一个朋友的真人真事。事情起源于她家轮胎爆了。在美国,如果车胎爆了自己找修车的来装的话,花费特别贵,因为美国的人工成本太高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换轮胎。鉴于也是第一次换轮胎,朋友的老公——一个力学博士和他的朋友一个物理老师就开始捣鼓怎么把轮胎按上去。结果,他们俩研究来研究去,搞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换下来。后来一个来遛狗的12岁小男孩从他家经过,三下两下就帮他们把轮胎给换好了。他还告诉我朋友说,他爷爷身体不好的时候,他还得帮他爷爷换大卡车的轮胎。这一个小小的例子,让我心生感叹。这12岁小男孩换轮胎一事绝非个例。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我觉得美国孩子普遍比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强,跟从小的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中国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来插手了,就马上会说搞得乱七八糟的,赶紧走,然后想办法会把孩子打发走。然而美国这边家长就会鼓励孩子去参与,脏了乱了没关系,做不好也没关系,多试几次就会了,所以普遍孩子都很能干。鼓励孩子多动手在美国非常普遍。在这你会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孩子就开始帮助父母打理花园了。春天跟着父母种花、种草;夏天帮助父母拔草、浇水;秋天帮助父母打扫落叶;冬天又开始忙着帮父母清扫积雪。
再大一点,家长就会让孩子动手做其他难度更高的事情了,比如帮邻居洗车、铲雪、割草,带着孩子一起修自行车和各种工具等等。等到成人之后,很多事情他们都能自己做。我有一个美国朋友,他就自己买材料给家里做了几个窗户;还有个美国朋友,自己在家做了几个很长的花盆。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人之所以动手能力那么强,除了家长在家鼓励动手以外,整个社会都在参与推动。美国有很多地方都积极鼓励孩子动手创作。比如,美国有一个叫home deppot的建材家居零售店,这是美国“家居货栈”。这个公司推出了一个鼓励小孩子们动手的免费手工活动,它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都会组织不同主题的手工活动供4、5岁以上孩子参与。有时候是教孩子们用锤子钉子做一个花盆,有时候是教孩子们用木头做一个铅笔盒等等,每个月做的东西都不一样。每次活动人都爆满,孩子们参与热情特别高。孩子们自己拿着自己动手做好的东西也特别有成就感。我也带孩子去过几次,不过虽然孩子还比较小,不能独立完成手工,但是参与心态特别有利于她的成长,从小培养她自己动手的兴趣,同时她也在各个活动中学许多的生活技能。
国内可能没有这样的地方,即便有也不是很多城市都有,但是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在家实践一下。比如跟孩子一起包饺子、做蛋糕、做蛋挞、一起养一些绿植、用纸箱子设计制作宠物屋等等。很多时候,观念的转变就在于要多让孩子动手参与我们的生活。不要觉得他们是小孩,不能做,而是要不怕麻烦,多让他们去参与。我们每年圣诞节的时候,都会陪孩子装饰姜饼人和做姜饼屋。这样成为了每年的一个传统节目,如果你坚持下来,孩子们就会记住这么一个特殊的时刻。国内可以考虑春季前包饺子,可以把这个做成一个传统项目,这样孩子长大后也会一直记得这份美好。
但是值得提醒家长的是,在做这些亲子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先跟孩子提前做好示范动作并且做好足够的沟通。有时候孩子做不好,是因为大人给的指令不够清晰,没有做足示范动作。比如跟孩子一起做蛋糕时,你可以提前跟她商量好让她参与哪些部分。我比较喜欢让孩子帮我搅拌各种原材料。但是在搅拌以前,我会很认真地教她如何搅拌,会很有耐心地示范几次给他们看,而且会提醒他动作要轻柔,幅度不要太大,这样的话面粉等材料不至于搅拌出来。当然,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掉出来了,也一定不要跟孩子发脾气,千万不能跟孩子发火。如果孩子真的搞得乱七八糟的,你非常生气,有一个方法我觉得能够很快让你平静下来,那就是,当你要生气的时候,想想孩子的年龄,其实3-6岁的孩子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没有完善,把材料搅拌出来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所以我们其实没有理由跟孩子们发火。如果我们自己不小心把面粉撒出去了,自己会不会对自己发火呢?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自己弄的肯定是会马上清理干净。所以当孩子作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时,请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大不了也就是自己多搞一下卫生好了。因为这样的亲子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是一个很好的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一定要好好享受这相处的亲密时光。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孩子做着做着就故意捣乱怎么办呢?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如果孩子故意把面粉搅出去呢?我的做法是,立刻让孩子停下来,并且用很平静的语气跟孩子说,这个不是用来玩的,请你停。然后让孩子停下所有的工作,跟他说让他准备好了再参与。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就把东西暂时先收起来。一般情况下,因为孩子太想要跟你一起做这件事情了,他们都会停止下来,听从你的指令。
还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不要太刻意去改变孩子的想法不要给他设定一个大人预想的条条框框,要想办法鼓励他去自己创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丰富,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能把他的想象力扼杀掉。如果他要做一艘圆形的船,那就让他做圆的;如果他要做一个三角形的头,那就让他做三角形的。总之就是不要把他们思维限定。还有一点就是,当孩子做出成品的时候,一定要多给予正面鼓励。不要轻易打击他说做得不像。称赞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你可以多夸夸他在做这个手工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尝试。
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孩子是受益终身的。一方面可以从小塑造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生存的技能,这样不管以后碰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依靠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挫商,这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起到非常正面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