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想
最近疫情期间一些所思所想,疙疙瘩瘩缠绕在一起,时而清晰,时而迷惑,记录下来,以做梳理,这概念化的想法,留待时间验证吧! 1.一个人日常所需真的不多,除了基础的吃喝拉撒睡,其他的都是奢侈品,是社会欲望的产物 2.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每个人与任何一个他者都息息相关,这通用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3.一个人可以宅在家的程度越高,我们对社会化整体机器运行的依赖度便越高 4.相对于你对快乐的把控能力,快乐显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在快乐的驱使下,人很容易陷进欲望和情绪的漩涡 5.真实是一种能力,能够做到对自己诚实,对他人坦然,需莫大的信心,也是最佳的品德 6.超越逻辑的去爱生活和一切,头脑会欺骗你,身体会扰乱你,在爱面前,直觉先行于一切 7.在个体化的身体和社会化的头脑的分裂情境下,试着多做些“体美劳”的训练。头脑知道不等于身体知道,个体化的身体要先行于社会化的头脑,直至两者同步行进 8.面对汹涌而至的迷雾弹般的网络信息,要避免陷入碎片化信息的包围和大数据的偏颇裹挟之中,唯有学会跨语言的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9.个人的安全感和意义感,建立在与居住地紧密的生物联系基础上,以及扎根本地的责任感之上,这也是家与个人的关系和意义 10.大自然是人类最珍贵的疗愈场,你有多留意她每分秒的变化,你能得到的回馈和治愈变愈多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