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都退了头还痛
小北的单位开工了,明天上午来我这取完资质审核材料,下午就出发。
想着又要时隔大半年才能回家,小北叫来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吃顿饭。酒过三巡,小北就喝高了。
第二天一大早,看着倒在地上的水杯,小北明白昨晚喝的不少。随后给我发消息说,有些头痛,问我能不能把材料给送到楼下。
我说,好。
说起头痛,想起了小北去年中秋节后折腾很久的问诊。
秋天,天气凉,不巧又淋了一场秋雨,小北就感冒发烧了,伴有的症状就是头痛。因为是常见症状,小北就去了社区的小诊所开了药。
三天后,感冒发烧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唯独这个头痛一直没有减下去,眼看着上次开的药快吃完了,小北又去诊所继续开了3天的。
就这样,又过了3天,头痛感还是没有起色,小北有些担心,就预约了附近的三甲医院,走了单位的保险。
小北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陈大夫开了几个检查单。
一个小时后,陈大夫对着化验报告说,你这头痛不是发烧感冒引起的,而是肠胃消化不良,引发的体内积热而导致的头痛,给你开些清肠胃去内热的药吃吃就没问题了。
小北听到这,悬着的心也轻松了许多。小北说,以前感冒发烧都会有些头痛,一般吃点退烧药也就好了,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
陈大夫说,头痛只是现象病症,这背后的原因可是有很多种的。你感冒发烧能引起头痛,高血压、心情烦闷、血气不畅...也都会引发头痛。我们这看病呀,不仅仅是对病下药,更重要的是对症下药啊。
对症下药,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是着实不易呢。这不,就在前些天,我也因为这个“对症下药”产生些小迷茫。
春节回家后,家里的洗发露是飘柔的,而我之前用的是清扬,于是,当我昨天洗完头今天就出现了头皮屑时,我就认为是洗发露的锅。
然后,清扬就登上我家的洗漱台了。可当我用清扬时,发现头皮屑还是隔天就有了,由于聚光灯效应,我总觉得有人一直在盯着我的头皮屑,这让我很烦躁。
既然洗发露接盘不成立,我就顺势怀疑到了这个水质,是不是水的碱度过高?但回想两个月前回家时,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一旁的老姐听出了我的疑惑,就说我,你洗头就洗一遍,再好的洗发露也不管用。
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这话让我茅塞顿开。
由过往来看,我的头皮屑在短期内不会剧增,回顾整个洗头过程,除去水的酸碱度,洗发露,也就剩下清洗时间和次数了。
搞明白这个问题后,我发现,当我洗第一遍的时候,能把头皮屑清理掉大部分,但发丝间还留存有许多。第二次清洗过后,就有很明显的减少,再来第三遍时,就基本没有了。
事实上,不管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社会层面的大事,若未能知晓其原因,都容易让我们产生对“症”的疑惑。
前段时间,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移民问题,其实在诸多国家都有发生。因为我和小北对新加坡都多少有些了解,茶余饭后,就会闲扯一下。
我说,我有俩同事就是新加坡人,我也曾经在新加坡出差半个月,总的来说,新加坡人对引进外来人口是持反感态度的。
小北说,新加坡领导层应该也考虑到了这个情况,但为了让新加坡保持活力、避免老化、经济持续增长,移民政策也是必须要走的路线,毕竟国内生育率在下降啊。
我说,照你这么讲,这移民政策就百利而无一害?
不可能,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利弊性,小北说,而这危险主要有三个。
第一,在人口老龄化未见显著时,移民速率过快而超过了国家承受的水平,会引起民众强烈反感。
第二,移民数量过多后,原有的文化传承会被逐渐稀释。
第三,新移民的到来也不会提升新加坡的生育率,而这也继续扩大新加坡对移民的需求。
然后,小北补充说,其实啊,移民的背后是国家需要发展,国家的发展需要青年力量,而青年力量得靠提高生育率来实现,当生育率低时,只能靠移民了。
我说,小北,你这分析的还挺有道理哈。
小北一脸羞涩,害,我也只是懂点皮毛,其实,这些现象背后真正考虑的层面多了去了。
正说着,iPad里,星爷出场一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真是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