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趣
很小就有了养花的习惯。听说哪个同学家养花,就移一株回家栽,偶尔也到花店买几棵,慢慢地养了不少。 移来的花一开始显得寒酸,没给买花盆,随便在家里翻一个废旧的锅或者盆子,外边再挖点土就给栽上了。时间一长,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都种着花,看着还下饭。 不同的花脾性不一样。有的花好养,比如吊兰,有土有水就能发了疯地长,刚种下一小株,要不了一两个月就能把一个花盆长满,拦都拦不住,就跟没见过世面一样。这一点和薄荷很像。 最好养的是仙人掌类的花。更方便,有土就行,也不嫌弃,就是看起来有点咋呼。家里以前有条狗,估计是看它不惯,有天一口咬了上去。后来,为给它拔嘴里的刺可愁坏了我们。 我养过的花里最难养的是兰花。长得慢,不易开花,小心伺候了好些年后才不情愿地开了几朵淡粉色的花。 为了对付那些娇气的花,我想过很多办法,比如音乐疗法、抚摸疗法等。但印象最深的要属两个暗暗记下的土法。 以前秋收后农村还能烧秸秆,方便,又能肥田。我后来从课本里学到,黑土的肥力最好,以为黑土就是过去烧秸秆、烧森林烧得多了,泥灰混杂自然就黑了。所以常常学着拔些杂草晒干,烧成草灰再掺进花盆的土里。 除了烧秸秆,农村还有一个肥田的土方法——浇粪。这当然不能照模样学,就是大人不揍我,我也干不出来。中国人讲究中庸,上初中的我不懂这些,但明白什么叫折中。折中就是,不要粪,只浇尿。 我大白天害臊,挑了几个父母不在家的晚上,一有尿意就赶紧偷偷摸摸地去滋花。当时知道了什么叫对照实验,因此只滋了少数几盆花,以观后效。 我当时还洋洋得意,把这叫做双管齐下。但没几天事情就怪了——被滋过的花没了精神。那段时间我爸妈老犯嘀咕,这花好好的怎么就蔫儿了? 我不敢说什么,只是再也没有滋过花了。之后才知道,没有发酵的尿会把花涝死。士可杀不可辱,的确不厚道。 这些花里,那盆兰花养得最久,河南到山西,再到后来的几次搬家都带着它,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其他的,一直在换。 这几年来,剩下的能开花的不多了,基本是些绿色植物,一年到头不肯开花,比我还倔。这些花现在都换上了陶瓷花盆,用上了肥料,再也用不着费力地准备草灰。只是我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痴迷了。 当初,土里冒出新芽、春来开出第一朵花、等着被滋过的花大放异彩……这些总是让人很开心。为着这份心情,我守候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