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瘟,怎么治疗?
新手养猫,尤其是接到奶猫或者幼猫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猫瘟这种恶疾,这里简单的阐述感染后处理办法,万一遇到这类情况,不至于慌乱。
猫瘟学名,泛白细胞减少症,也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急性丶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发烧,呕吐,腹泻,白细胞骤减。
临床症状:猫瘟的潜伏期一般是2-6天,通常病猫发热至40摄氏度以上,持续一天,随后降下,出现间歇性发烧,精神萎靡,反复呕吐,持续性腹泻,甚至便血,严重脱水,眼鼻出现粘稠分泌物等,急性型也会出现无症状死亡。
多发于幼猫,日常饲养过程中,一旦发现上述部分症状的时候,首先是要测量体温,猫的体温区间在38-39度之间正常,高于人体温,一旦到40度,首要怀疑就是猫瘟,最好先到专科兽医院排查。
确诊后,开始实施治疗,原则上是以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
1,首先要做的是抗病毒,使用猫瘟热高免血清,2-4mg/KG皮下或者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2-3天观察。(可同时配合干扰素使用)
2,抗菌,防止继发感染,可以使用氨苄西林,以及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
3,消炎,可以使用地塞米松,0.5mg/KG,口服或注射。
4,止吐,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0.2-0.5mg/KG,口服或者皮下注射。
5,补液,VC或者辅酶A。
6,止泻,可以口服益生菌(最好是活菌)
上述为常规的治疗方案,可作为治疗思路参考,具体请依据主治医生建议
既然是恶疾,我们日常育养过程中,如何去预防此类情况?
1,新生猫或收养的流浪猫必须实施疫苗,猫舍购买的品种猫严格咨询疫苗接种情况。
2,日常环境卫生非常重要,有规律的消毒杀菌是安全基础。
3,多猫家庭,一旦怀疑猫瘟症状,第一时间实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死亡的猫咪,做深埋处理,用过的碗,水具等严格杀毒或者更换。
最后呼吁大家:坚决反对“后院猫舍”,领养代替买卖,爱TA,就请先了解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