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外的第十一年了
2020年4月4日于安娜堡
窝在家里已经两星期了,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终于忍不住了。出门走走,不愿意跑步,开着车周围绕了一圈,然后又回来了。依旧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限速,但是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红绿灯前,出发时的加速,只有转弯时的向心加速度,才让人有一些心情的起伏,这样一些物理现实世界的不变规律,连接着身体的感知,才感觉似乎依然活着。 很久很久以前,心情抑郁的时候,喜欢看raid redemption,各种暴力血腥的镜头,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就是起来就干。听X-Japan的endless rain,tears,跟着节奏,自己也假想着地嘶喊,因为年轻人就是喊,就是干。 后来老了一些的时候,听到中岛美嘉的「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被里面的歌词惊艳到了,原来很多人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样的经历,而她唱出了大家的心声。「自然」杂志发起的调查说,读博的人有不少都会经历抑郁这个阶段。或许因为领域越来越细分,懂你的人越来越少,遇到瓶颈的时候,不想说给家人听,因为觉得问题太过有关技术性的细节,说了也不明白。而且家人也不在身边,也不想他们隔着几千里外而感到担心。随着时间,似乎这样的一点一滴,慢慢发现一个人离群索居,一个人走散了,走得更远了。 不习惯说心事给朋友听,一方面小时候看心灵鸡汤,讲爱抱怨的人会失去朋友。另一方面又担心,说给朋友听的这些心事会不会变成两人的芥蒂,或者伤害自己的引子。我有时想,是不是因为因特网的出现,LGBT的人群,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因为不担心身份的泄漏,不影响现实生活而感到额外的安全感,而同时又收获了懂你的人。自己相信合同的力量,觉得心理医生受到合同与伦理的约束,才可以倾诉一些心情。那些年,因为和心理咨询师的闲聊,对自己越来越理解了。写下的不少流水账的日记,和自己对话。因为每天的生活,收到了太多信息,太多输入,而没有一个输出,所以自己的日记就是这样一种出口吧,但是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封闭了,也说不定。剖析自己太多,活得太过明白,是不是坏事呢,人就是要蠢一点,才会过得更加开心。 在车里听了好久的音乐,因为正好还有打在车窗上的雨点的伴奏,如果还能有一些蝉鸣或者远方的犬吠,还有一阵飘来的柴火的味道,会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吧。如果没有车,那么我又可以做些什么。有时候会想起从hunt图书馆走出来,一个人经过schenley drive走过来,爬过那个高尔夫的场地,沿着山坡走到murray avenue。渐渐地从没有一人的荒芜,切换到偶尔出现的住户,到出现繁忙的商业街。选了一张靠窗的位子,在uncle sam’s sub坐下来,选一个mushroom pepper steak sandwich,看看走来走去的人们。说来也奇怪,三明治吃多了以后,突然发现有一天开始喜欢吃芝士了,而且根本想起了到底是哪一天突然的变化。怪不得说年老以后人们慢慢变胖,是因为食欲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种欲望。 更加怀念的是和朋友们的时光,和USU看完J Edgar电影以后,在cold stone买了冰淇淋,然后在forbes murray交叉口等公车。但是司机不让我们上车,因为车上不许吃东西。明明是我们自己的错,但是两个人一边骂着司机是asshole,一边沿路走去学校。怀念他的各种很mean的评论,和特别开心爽朗的笑声,因为是我想要的生活时理想的性格,没心没肺的欢乐的时光。 发现自己又一个人生活了快四年了,与家人的时光和一个人生活的时光快要一半一半了吧。不知道还能这么走多远,觉得有些累了。但是最难过的时候,做的那个与神对话的梦,对白却依然清晰。“为什么明明我是你的孩子,我在人间的生活依旧觉得这么困难,这么孤单,这么难过”。“因为降生前,你说自己有心理准备,愿意走一条困难的路,我也劝过你,但是你不听”。 好吧,我也还没输,至少我还没有承认我输了。
-
Ja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7 06:48:15
-
Proteus_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2 09:04:18
-
克里斯多好司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5 20:51:04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11篇内容 · 22.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64.4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20篇内容 · 10.3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03篇内容 · 13.3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89篇内容 · 17.9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41篇内容 · 22.4万次浏览
- 许倬云去世4312篇内容 · 6749次浏览
- 奇思妙想的夏日创作39篇内容 · 4.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