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人的思维很容易游走,类似于大家所谓的“刺激型的孤立的念头”。在实验室之外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叫做“经验抽样”的技术。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实验对象只需简单地描述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他们在一天中随机的一些间隙中的感觉。当问到实验对象,他们的思维有没有走神或胡思乱想时,被试者说有46.9%的时间都有走神。“走神”的意思是说他们在想一些与当下体验无关的事情。任何受过冥想训练的人都会知道,真实的数字肯定更高,特别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计算在内,虽然这些想法也许表面上与手头的任务有关,但却构成了不必要的干扰。这项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反馈数据是不可靠的,但当人们在脑海中徘徊时,即使他们的思想内容是愉悦的,他们也总是不那么快乐。作者的结论是:“人的思想是游移不定的,而游移的心是不快乐的心。”已经花时间修身养心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说法。
走神与大脑中线区域的活动有关,特别是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内侧顶叶皮质。这些区域通常被称为“默认模式”或“静息状态”网络,当我们只是等待时间,等待事情发生时,它们是最活跃的。而当受试者集中于大多数神经影像学实验中使用的那些任务时,“默认模式网络”中的活性会降低。
“默认模式网络”也与我们“自我代表”(self-representation)的能力有关。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她个子高,那么在这些中线区域,“高”一词应该比“短”一词能产生更强的信号。同样,“默认模式网络”会在我们对自己做出相关判断时更加活跃,而当我们对其他人做出判断时则不会。当我们从第一人称(而不是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评估一个场景时,它也往往更活跃。
我翻译自《觉醒:无需臣服宗教,也可找到精神家园》 Waking Up - A Guid to Spirituality Without 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