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漫步》读书摘要和笔记(20200330)
悲剧式的人生与人类的悲剧文学,使我们从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识察到生活内部的深重冲突,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的奋斗,是为了超越个人的生命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是痛苦,觉得是超越解放!
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超越生命的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牺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证明他们的实在。果然,在这种悲剧中,人类自身的价值升高了,在这种悲壮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
另一种的人生态度,则是以广博的智慧,照烛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在伟大外发现它的狭小,在狭小里也看到它的深远,在圆满里发现它的缺憾。但是,缺憾里也找出它的意义。
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是在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识它也不过如此。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一种愉悦,满意,嬉笑,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注: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这是两种有意义的人生态度。)——《悲剧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唯美的眼光,就是我们把世界上社会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龌龊的、伟丽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会生活,都把他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艺术品中本有表写丑恶的现象的——因为我们观览一个艺术品的时候,小己的哀乐烦闷都已停止了,心中就得着一种安慰,一种宁静,一种精神界的愉乐。……我们要持纯粹的唯美主义,在一切丑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美来,在一切无秩序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秩序来,以减少我们厌恶烦恼的心思,排遣我们烦闷无聊的生活。
当我们遇着一个困难或烦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就计较他对于切己的利害,以致引起感情的刺激,神经的昏乱,而平心静气,用研究的眼光,分析这事的原委、因果和真相,知这事有他的远因、近因,才会产生这不得不然的结果,我们对于这切己重大的事,就会同科学家对于一个自然对象一样,只有支配处置的手续,没有烦闷喜怒的感情了。
我以为,正当的积极的“工作”,是青年解救烦闷与痛苦的最好方法。青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完全没有工作的时候。这时候,最容易发生幻想、烦闷、悲观、无聊。——《青年烦闷的解救法》
生命的境界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切都能反映在文艺里。然而文艺不只是一面镜子,映现着世界,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象创造。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象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
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这话当作如是观。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杆,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
总上所述,可见中国文艺在空灵与充实两方都曾尽力,达到极高的成就。所以中国诗人尤爱把森然万象映射在太空的背景上,境界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艺术既要极丰富的全面的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的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的表现生活和自然。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是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的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的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的结合着虚和实,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它是和西洋从埃及以来所承受的几何学的空间感有不同之处。(注:中国传统艺术里善于虚实结合相生,配合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力,形成既充实又空灵的艺术境界。虚灵这个词,可以代表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与西方艺术的浓厚充实的表现力相区别,相得益彰。)——《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