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旅行的经历
查看话题 >一人,一箱,浪迹欧洲
在国外,每当我说我是中国人时,总会收到惊讶的目光,问,你一个人吗?甚至是现居欧洲的华人也会奇怪,你怎么自己旅行?似乎在大家心目中,中国游客就应该是以旅行团或几个人的群体方式存在的。其实,国外自由行没有那么难,会点基础英语,能摸索使用相关ap,敢于手舞足蹈跟人交流,走遍世界都不怕。
本次路线为捷克布拉格-ck小镇-奥地利圣沃尔夫冈-格绍-哈尔施塔特-德国柏林-富尔达-罗腾堡-班贝格-富尔达。在这里给大家墙裂推荐一下欧洲自由行必备ap,omio(买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和google地图。
19年末突然从天而降一个长长的假期,跟姐姐相约了一趟姐妹游,我们讨论了一圈目的地,姐姐说摩洛哥不安全、格鲁吉亚不好看、北海道转机时间太长、捷克有点冷。。。。。。而我则对在东南亚海岛躺尸毫无兴趣,所以最后因为她的工作时间有变而宣告计划泡汤时,我反而松了口气,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旅行和度假是泾渭分明的两件事情。
比起国内,国外的自由行完全没有说走就走的潇洒,办理签证、准备插头转换器、电话卡、备用手机、换外汇、查攻略、订住宿、订车票等等一些列琐碎的事情随时把你从一人、一包,仗剑走天涯的幻想里拉回到现实。

一个人旅行有个好处,没有固定熟人圈,特别容易结识陌生人,他们也许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也许有着不同角度看世界,也许知道一些我未曾听闻的事物。到达布拉格机场后,出关排队时认识两个同样独自旅行的中国女生。F三十多岁,单身,跟朋友一起经营外贸生意,每年固定独自旅行二三十天,喜欢品酒,喜欢美食,喜欢画画,擅长拍景,二十几天的旅程只带了一个24寸小箱子的行李,布拉格住宿在一个复古风格的五星酒店。另一个女生Y在韩国留学大三,来布拉格做文化宣传项目的志愿者,打算项目结束就直接开始她的gap year,一年的行程,行李只有一个大尺寸登山包,和一个普通尺寸的双肩包。Y很神奇,直到我们分开都一直没有电话卡,只能在咖啡厅等有WIFI的地方联网查信息和跟大家联络,一起逛老城时她提前跟我们约定好老城桥塔下见,然后一路靠问人的方式找到地方,我和F跟着goggle地图到达时,她正安静站在塔下,茕茕孑立,身边人来人往,这让我有一种穿越回了二十年前的错觉,那时,交通基本靠走,联络基本靠吼。我和F大为惊叹,没4G多不方便啊!Y说,习惯就好,上次一个人去旅行,路上钱包和手机都丢了,我用搭免费顺风车和当沙发客的方式也走完了为期一个月的计划行程。这次布拉格之旅,Y也在网上的沙发客AP上预定了一个陌生人家的闲置床位。我们问,在陌生人家里住宿不会有危险吗?Y说,“嗯,应该有吧”
冬天的布拉格白昼特别短,下午四点天已擦黑。日落时分,站在山上俯瞰,金色夕阳笼罩着整个城市,偶有灯光开始点亮,让人不禁沉溺在傍晚的温柔里。

到涂鸦墙时,还有很多游客在拍照,走近一看,墙上遍布着HK is free的大字,我们三个中国人不愿照片背景有香港自由的字迹,却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Y愤愤地说,韩国某些景区也有这样的字样,很多他国的同学都以为香港、台湾都是独立的国家,她不厌其烦的一次次纠正,他们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我后来的旅程中,有时跟欧洲人深聊,总会好奇问他们对香港台湾的想法,政治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能摈弃作为个体的喜好和情绪,所有行为背后都能找到逻辑和相关利益出发点,有时聊聊政治有一种我等屁民正在参与这个大时代的错觉。
晚上随便买了一个难吃的热狗,然后就去F的复古风格房间拍照了。三个第一天认识的女生一边拍一边笑作一团,好像熟识很多年的朋友。


第二天F和Y嫌太累,留在布拉格睡懒觉喝咖啡,我独自跟团乘火车去了人骨教堂。中世纪死于黑死病、战乱的人数不胜数,教堂已经无法容纳更多尸骨,为了给新逝世的人腾位置,于是把更早以前埋葬的挖出来经过艺术家的设计装点成一座教堂。上面赫然写着:现在的我们,你们将成为,现在的你们,我们曾经历。看着堆积成山的人骨,竟然有些泪目。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是否能抚平他们曾经的意难平?而在我平凡却略曲折的人生里,偶尔抬头,似乎四处都有不可跨越的山海


晚上回到布拉格Y约我去吃porks家的猪肘,配黑啤,第一次觉得啤酒居然怪好喝的~

Y给我分享她在韩国的生活,韩国人压力很大,所以学生都拼命学习,争取考上一流大学,毕业时候才有可能去到三星这种大公司,做一个稍微宽裕点的工薪族。大学生虽然会有娱乐生活(据说他们喜欢蹦迪喝酒吃炸鸡),但依然很拼,熬夜备考家常便饭,在大学里男女朋友不会天天黏在一起,而是各自跟自己的同学结伴生活和学习,交往期间也消费也都AA,并没有男生理所当然应该买单的想法。Y说幸好自己是个留学生,学校对留学生的要求比本地学生宽容很多,她时不时去给老师哭诉,语言不够好有些地方没听懂,一些老师居然期末考试就真的放她一马了。这点倒是跟德国的教育完全不同,在德国,留学生跟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学费是全免的,但语言或者专业不过就真的会失去继续学习的资格。不过听说韩国大学有一些很有趣的课程和授课方式,还是让我颇为好奇。
生活中,我很迷糊,总是状况不断,这次出门依旧......丢了一顶帽子、一个插排、一个水杯,多次赶错车,搭电梯时箱子没抓稳顺着扶梯冲下去砸到人,返程时签证超期被边警带去问话。。。。。。所幸,这几年,我已经学会了熟练的善后各种状况,而不被破坏好心情。那天,我背着背包拖着箱子抱着外套帽子手套,在布拉格清晨荒无人烟的街道狂奔,最后拿着汽车票跳上了开往CK的火车。几经波折终于到达CK小镇火车站时,抬头看看头顶湛蓝的天空,前方树林里雾还没散尽,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突然就咧嘴笑起来。CK很奇怪,火车站在山上,小镇在山下,我哼着歌沿盘山公路一路往下,风和日丽,道路两旁鸟语花香,一座座独立小院的house,砖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在小镇拍照时认识一个定居德国的中国女孩X,X德国研究生毕业,也曾因为父母的强烈要求回到老家市政府部门工作了一阵子,不甚适应,于是又重新回到德国工作生活,目前在慕尼黑某汽车行业公司做工程师。CK的酒吧,晚上人满为患,音乐嘈杂,我和X挤在小桌子旁喝着当地鸡尾酒聊着人生,x盯着酒杯,突然说,其实有时候挺羡慕国内就班的同学,我有点惊讶她如此真诚地袒露自己,毕竟人们总是习惯将令人称羡的一面展露人前。对X的状况,我很能理解,故土能离乡音难改,夹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似乎两边都是家,又似乎两边都不属于,于是飘在空中无法生根。当天我发了一条小镇照片的朋友圈,有人在下面评价说,“这才是生活啊!”我回,“呆久了也会腻的”。毕竟,再美的风景,都不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生活的本质最终还是会落脚到意义感、归属感、成就感、融入感、认同感等又虚无缥缈又细枝末叶的地方。
冬天并不是欧洲的旅游季,植物凋零,少了春季万物复苏的色彩和生机。离开捷克的时候,天下着薄雾一般的蒙蒙细雨,我跟司机小哥哥抱怨,怎么不下雪啊,然后到达奥地利的第二天,就真的下雪了!清晨我打开阳台门,大雪扑面而来,冰冷的触感,一瞬间以为穿越到了纳尼亚传奇。


我拖着箱子,在雪地里静静走着,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有披着厚厚雪衣地森林木屋,有透着暖光仿佛正值圣诞夜的小店。

在哈尔施塔特找行李寄存处时,远远地看到几个阿姨在雪天,穿着花里胡哨单衣,正摆各种夸张的姿势拍照,根据经验还以为是韩国人,结果走近一听居然在讲四川话,我笑着用四川话跟她们打招呼。几个阿姨退休后经常攒在一起出来自由行,聊起去过的地方如数家珍,还给我推荐了几个小众的好地方,我万分佩服,问到,你们会英语么,她们指着其中年龄稍长的一位说,她会一点,这不还有翻译软件的嘛,对着软件说句话,翻译成英文拿给对方看就行了。我一直很喜欢四川人的好吃爱玩,充满烟火气,让人觉得生活是一件很有温度的事情。见我一个人,她们热情地推荐会英语的阿姨帮我拍照,说,她拍的最好了!阿姨冲我腼腆一笑,然后给我咔咔一阵猛拍......
最后经过我精心挑选,裁剪,只留下一张背影照









说起欧洲旅行,大约很少有人会把德国作为首选,但德国却是我很喜欢的欧洲国家,欧洲的风情藏在小镇里,海德堡、新天鹅堡、罗滕堡、班贝格,似乎都能让人想象自己正行走在中世纪。

原计划大年三十回国,因为疫情的原因推迟了几天,于是初一跟随德国的亲友去法兰克福谈工作,在法兰克福火车站旁边的星巴克,他们拿着做好的资料一条一条计划核对,我在旁边一边吃着胡萝卜蛋糕,一边观摩着暗自惊叹于德国做事风格的严谨和细致。办完事情我们两个中国人、一个马来人一起吃了一顿台湾自助火锅庆祝大年。美好的一年从一顿火锅开始,历史以来,庚子年多灾多难,希望这个庚子,世界和平。

旅行于我是个阶段性的动态需求。小女孩时,我从来不会主动安排旅行,因为对眼前生活以外的世界不感兴趣。后来生活有了一些突如其来的变股,在困顿中挣扎时,开始爱上往外探寻。开始喜欢徒步,喜欢把自己往死里虐,穿越沙漠,冲顶雪山,耗尽最后一口气,这样第二天醒来劫后余生的感觉似乎能感受到一点生命的重量;开始喜欢出国旅行,越远越好,在陌生的国度,吃着新鲜口味的食物,听着陌生的语言,看着另一种长相面孔,看着离我很遥远的各种生活方式,似乎觉得,世界很大,还能再坚持一下。那时,旅行是我对生活的暂时逃离。后来的后来,我开始融入到生活里,诗和远方终于和眼前的苟且连在到一起,水乳交融,旅行,我期待,归来,也很好。
-
Cinim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7 17:21:48
-
咖啡品鉴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00:02:58
-
关于Y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6 12:46:03
-
追逐天空的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30 00:28:10
-
倍倍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27 02:07:09
-
水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22:33:20
-
落鹜飞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7 10:38:05
-
三三的尾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21:30:05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00:41:47
-
抽颗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1 21:25:58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11 18:12:09
-
Eudaemoni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8 12:36:32
-
看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1 17:36:06
-
mar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01 12: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