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安全感
上次说到公司同事离职,今天就传来了消息,已经确定入职了我们的竞争品牌。这个问题就牵扯出了竞业协议的作用,在国内竞业协议能发挥作用吗?这个话题留到下次说。
今天得知该消息时,心情其实闷闷的。因为竞争品牌也是更早之前的同事出去创立的品牌,明明这位刚刚离职的同事之前也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厚道,不怎么样,现在他自己也做了这步选择,职场上到底有说真话的吗?难道都只是利益?
疫情之下,大多数行业的状况都不是太好,尤其是服务业、外贸行业。上周刚刚去工厂开了会,工厂提出要将营销中心和生产中心分开来进行核算,工厂还可以靠贴牌代加工来实现产能,当然现在产能没有满负荷,那营销中心的出路在哪里呢?
外贸部受影响非常严重,可能整个部门都会被直接砍掉,虽然觉得非常的痛苦,但疫情到底会持续多久也不好估计,长痛不如短痛吧,只能及时止损。
国内的销售也不容乐观,第一季度销售达标率极低。以前很多专做出口的工厂会倾销库存,会将大量的外贸库存转销国内,会带来一波降价潮。势必影响产品的整体市场价格。虽然这样的低价是不可持续的,但大形势下,我们都是蝼蚁吧,看能不能支撑过这一场疫情吧。
说说我们个人吧
我和家属年收入一般水平吧,但全年开支是降不下来的,基本上很难降低,感觉都是刚需消费。而疫情影响,2月份家属薪资是平时的80%左右,虽然家属一年收入基本靠年底奖金分红,平常每月发放的不多,但如此形势下年底分红还能好吗?我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2月份全额发放,3月份应该也没有问题,那如果疫情一直这样下去,还能正常吗?我是自信不会被公司开除的,可公司还能支撑多久呢?
基金股票都是大面积的亏损,股票是已经大部分止损了,基金也是,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收窄。原先的借贷收入也不敢再做了。
人到中年,可能追求的不是快乐,还在为安全感而苦苦挣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