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 Soon 《马上》/《匆匆》
版本:《传家之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大概是我第四遍读这篇短篇,门罗的小说总是要读很多遍。作为收录于《逃离》中的一篇,这篇讲的是朱丽叶逃离她的家的故事。用现在比较时髦而我又非常讨厌的说法来说,就是关于她和她的原生家庭。 这次的两个译名都不错,“马上”与后文相呼应,而“匆匆”更文气一点,引人思考。
✨朱丽叶在圣诞节回了娘家,到了家发现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生活不是很顺利。 她与她的父亲萨姆本来关系不错,但是这次回家之后,她发现萨姆与保姆艾琳有了暧昧关系,这令她非常愤怒,同时对萨姆很轻蔑。但萨姆也有苦衷,因为她的母亲萨拉患有心脏脏病,不能干重活,还总是会造成很多麻烦,让他身心俱疲。而艾琳帮他做了很多事,让他恢复了对于女性的信心。 在她发现这件事以前,她就很不喜欢那位艾琳,或许正是这点加剧了她对萨姆的反感。 至于朱丽叶和萨拉的关系,她从懂事以后就有些瞧不起萨拉。因为她的父亲是六年级教师,懂得很多文化知识,而萨拉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她说,“她厌恶萨拉用那些天真的问题打断他们的谈话,拉低谈话的层次,厌恶她总是想方设法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379) 这一矛盾终于在一位牧师拜访萨拉的时候爆发了。她没有信仰,也认为有这样信仰的人是很愚蠢的。而牧师却想要说服她信教,并且就此展开了争论,使场面变得非常尴尬,也令萨拉很失望。 这一段关于争论的描写也写得非常真实:“争论就这么遵循着此类争论必定会走的套路进行着。牧师的声音里,开始时与其说是愤怒还不如说是悲悯——尽管始终表现出不可动摇的信念——现在却一点点变成气急败坏的责备,而朱丽叶呢,她记得一开始他还能有理有据的反驳——冷静、机敏、礼数周全得让人抓狂——而此刻也已陷入了冷漠的愤怒当中。双方拿出来的证据更像是用来侮辱对方而非佐证自己观点的。”(398) 在这之后,萨拉对她说起她的信仰,是一种很棒的存在,当她伤心沮丧时,她会想,“马上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也就是说萨拉的信仰就是她,这种爱令人动容,而之前的她却认为萨拉有信仰,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并因此看不起她。 因而在结尾处,“关于家在何方的想法改变了。不是和埃里克在鲸湾的家,而是在此之前,在她之前的生命中的那个家。” 但是在那时,在那件事发生的当下,她却什么都没有说。 在《抵达日本》中也有过类似的关于信仰的情节,“当他和彼得刚搬到温哥华时,住在安大略省的祖母帮她联系了一名牧师。牧师来访时格蕾塔表现得非常傲慢,他说会为她祈祷,格雷塔直接回答,不必麻烦了。那时他们她祖母奄奄一息,为她之后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一边羞愧难当,一边为自己的羞愧而气恼。”(719)这一段也可以帮助理解这里的情绪。
✨这一篇算是门罗写的比较长的,有一大特点,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埋下的伏笔非常多。 母亲对朱丽叶的爱,在开头处就已经有所表现了。她去接朱丽叶的时候,穿的是一套非常正式的衣服,说话间也带着讨好的语气。 而父亲与保姆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有所铺垫,他们来接朱丽叶的时候,三人的关系似乎就显得有些尴尬,萨姆说,“对于一位仙女来讲,他干的活可真是够多的。”还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371) 以及萨姆非常在意艾琳的眼光,因而把朱丽叶送他们的画拿了下来,“萨姆对艾琳非常谨慎。” 还有萨拉的心脏病与她造成的麻烦,也是慢慢一点点展开的,先写了她五点钟出来拿吸尘器打扫卫生,影响了其他人的睡眠。(384)再由萨姆交代他对此的崩溃。
✨萨姆的行为和埃里克有些类似,但目前还没搞懂这么写的原因。
✨文中出现的一些隐喻,首先是火车,朱丽叶回家时,曾经的火车已经不在她家门口停靠了。(369)这里的火车也就隐喻着她对家的逃离。到了她知道萨姆和艾琳的事情之后,他对萨姆说,那列火车还在这里停靠是吗?你就是不想让我在这里下车,是不是?(383)这一句我不是很能理解,可能就是觉得是萨姆阻碍了她与她的家庭更亲密的关系。 还有已经回不去的过去,“他记忆中的房间已经上了锁,窗子也一片漆黑了——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太过无用虚望,不值得见光。”(391)以及从前经常去的公园,现在也已经找不到了。(392)这些都象征着有一些美好的过去已经被遗忘了,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