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林清玄《红尘菩提》佳句摘抄

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包着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少年带到中年,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人生里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于成长了。
对于一朵美丽的花,它脚下平凡的泥土是一样珍贵的。
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一样有意义的。
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P002
有很多事,放开一点、包容一点、转一个弯,就可能完全不同了。P003
生活在红尘中的我们,都俱有凡夫的禀性,凡夫的禀性就是贪爱顺境,要来润泽自己,嗔恨逆境,恐怕损恼自己。凡夫的性质就是不完美、不理想、不园满、不具促的性质,而不完美、不理想、不圆满、不具足是由于“有情”,情比慧重,才会使我们落到红尘。 红尘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转识成智,转情成慧,如此而已。因此每一次情感挫伤的修补、每一次情感染着的清净、每一次情感波澜的歇息,都是红尘中的菩提。 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红尘是永远不可能澄澈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却能看到深海无波。如果想要找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幻梦。P004
——[台湾]林清玄《红尘菩提》之自序
世界的众生何尝不如此呢?每一众生的内在世界都深奥一如海洋。以蚕的近亲飞蛾来说吧!它们世世代代寻火而扑,在火中殉身,永不疲厌,是为了什么?以蚕的远亲蝴蝶来说吧,同一品种的蝴蝶,花纹世世代代均不改变,甚至身上的斑点不会多一个或少一个;而它们世世代代只吃花蜜,不肯改一下口味,这是为什么呢?
众生都有不能破除的执著,小似无知的昆虫到大似灵敏的人,都是如此,众生的识执都有如海洋,广大、难以探测、不能理解。P032
在我们理想中的宁静、澄澈、深湛、光明的自性之海,要经过多么长远的时光,才能开显呀!
从一枚小小的桑叶,一只小小的蚕,我也照见了自己某些尚未破尽的烦恼。P033
——[台湾]林清玄《红尘菩提》之《宁静海》
宇宙的风是永远不会停息的,它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吹来,吹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此刻我被吹着了,让我坦然地迎向风,用一种无为的姿势。这使我想到日本密教祖师空海大师的两句动人的话:
不要制止风,愿将此身化为风;
不要制止雨,愿将此身化为雨。
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P056
——[台湾]林清玄《红尘菩提》之《风从哪里来?》
梦中还有梦在,这是生命的遗憾,而觉中还有觉在,则是生命的幸运。P066
——[台湾]林清玄《红尘菩提》之《半梦半醒之间》
——[台湾]林清玄《菩提十书》之八《红尘菩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