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又一
近来很多时候想起中学时代的事,无声的、有声的、各种感觉融合的,放电影一般在脑海里闪回。通常在每一个充满遗憾的时刻被回顾之后,心中总有一个天真的声音念出一句没有结尾的话:“全世界最美好的……”“全世界最令人喜爱的……”我不明白这些没有指示性的话紧跟着遗憾出现是什么寓意,但至少能够品味出的一层意思是,在心中观赏了自己的遗憾伴或不伴他人的愉悦时,总想用点什么来弥补一下,来升华一下遗憾。
在高中之前没有过过寄宿生活,幼儿园读了全托,但那时候具体发生过什么事已经很难再想起来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园第一天晚上坚定地等着妈妈来接,哭着吃了饭,洗了澡,躺在床上,心中还有点期待,然后就睡了过去。那天穿了一件有红苹果图案的帽衫,领口有两根贴着红苹果形状的松紧绳。在洗澡之前掉下来一个苹果,我努力地想再塞回去,没有成功,遂攥紧在手中,后来也还是掉了。除此之外还能记得的就是过家家游戏,妈妈从医院带来了很多输液袋、止血带、白大褂到班级里,大家一起玩,我有时候做医生,有时候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漫无目的地逛着。
在上高中之前,我的生活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在高中住校之后,逐渐有了集体生活的意识,也逐渐失去了让内心趋于平衡的能力。现在再次经历那些闪回的时候,才明白了自己属于绝对不成熟的那一类,而身边同学早已做到了现在的我尚能领会的样子。抛开成熟与否,可能我从本质上没有社会交往的能力,教育、遗传等各方面都决定了我在这方面是缺失的。
在家待了四个多月,逐渐觉得被家里的环境影响。在家门之外是迷茫,在家里是抗拒,无论何处都难以找到一个平衡。无论何处都有恐惧暗藏在心里,我逐渐觉得其实我并不够格成为一个社会中的人。
一个没有社会生活的人是否有资格指导他人应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个没有社会生活的人是否有资格对他人的交往作出评论?或者说,一个没有类似经历的人,是否有资格对他人生活中的遗憾加以评论?
我至今不算懂点什么道理,在我懂点什么或者了解自己之前,我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更深的沉默。当记忆在脑海中闪回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祈求曾经的自己做一个更加沉默的人。
-
Nee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1 10:13:29
-
Pilgrimage.Xu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30 14: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