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近历史的正确方式:打开绘本,13幅全景图带你穿越时空
今年大儿子幼升小,本来以为是鸡血满满的一年,却意外被疫情中断,我只好网购了一套幼小衔接思维训练题,每天和孩子在家磨,每天都是鸡飞狗跳,有的时候是孩子不认真,有的时候是我太急躁,两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直到有一天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题目:

这一题考察的是视角和方向,首先要理解视角,其次要分清方向,二者结合就能写出答案,但是孩子却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视角的转化”,因为习惯以自己的视角了解周围的世界,所以无法想象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虽然着急,却也无法立刻让他理解什么叫“换位思考”和“身临其境”,就像我也不能理解孩子做题时的苦恼一样,一想到这儿,原来要被鸡血涨晕的脑袋瞬间清醒了过来,他的难题也许正是我的难题:怎样才能体会不同视角下的世界和他人?
这个题目太大了,哲学家也无法完全说得清楚,我该怎么向一个学龄前儿童解释呢?这时候我想起了一本书:《手绘长卷·中国历史》。如果说有什么方式能将抽象的视角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直观感受,这本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以中国历史为底子,通过手绘全景图像的方式,展现了历史文化进程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最关键的是,它引用了“上帝视角”,对一个只能从自身出发去思考世界的孩子来说,这种视角必定带来全新的体验和认知。

《手绘长卷·中国历史》是由一米阳光童书馆编著,它以时间为经线,将5000年中华民族发展史娓娓道来,第一卷从北京猿人到大泽乡起义,以13副全景图像展现了华夏民族从诞生到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
1. “上帝视角”下的历史场景,重现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上帝视角”原来是一种叙述视角,经常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作者能够不受限制的描述任何事物,后来这种视角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比如在售楼处放置的沙盘,也是从上帝视角呈现整个楼盘的信息。
《手绘长卷·中国历史》中的13副全景图像也采用了类似的“上帝视角”:北京猿人;半坡文化;阪泉之战;西周宫殿;管仲拜相;杏坛讲学;百家争鸣;七雄争霸;都江堰;长平之战;始皇登基;秦长城;大泽乡起义。

书中的13张插图全部都是大跨页,在本身就是超大开本的前提下,大跨页的长度达到70厘米,足足有一个成人的整个手臂那么长,孩子看的时候,几乎半个身子都埋进去了,身体力行的达到了“沉浸式阅读”的效果。
这么大的跨页插图就是为“上帝视角”准备的,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让孩子从历史的时间轴线中抽身而出,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样说,孩子或许根本听不懂什么是“上帝视角”,但是他们在阅读中却已经不知不觉接受了它的好处了。

比如“半坡文化”这幅图展现了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半坡文化遗址,描绘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我儿子一看到这幅图就大叫“妈妈你看,他们都穿衣服了!”我笑而不答,接着他就开始自问自答模式:猿人为什么不穿衣服?他们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那时候他们就开始种庄稼了?稻草房子比山洞舒服多了!我要是原始人肯定是个捕鱼高手。
表达的过程就是抓取信息的过程,也是完成视角转换的过程,孩子在“上帝视角”的触发下,能够主动去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传承。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道题目,视角转换带来的思维变化才是它真正要考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阅读培养的。

2. 眼力大考验,100多个寻物游戏,带你体会历史的细枝末节
《手绘长卷·中国历史》除了有13幅大气磅礴的全景插图,更是一本好玩有趣的游戏书,每一页插图四周都有一圈方块小图,图中隐藏着各种信息,需要孩子用心搜寻才能在大图中找到相应物品。
家里如果有两个孩子,这本书绝对会成为他们的心头好,我的两个儿子就特别喜欢一起看,比赛谁更快找到大图中隐藏的物品,谁也不肯落后,结果就是他们俩玩得津津有味,我成了多余的人。

在历史主题的绘本中设置游戏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历史纷繁复杂,正儿八经的讲述很难让孩子一下子喜欢,游戏是很好的切入点,让孩子在玩的同时产生兴趣。另一个好处是引导孩子关注细节,“上帝视角”提供全局化的视野,让孩子对历史发展的顺序产生基本的认知,寻物游戏提供细节化的支撑,可以培养孩子通过观察和对比搜集信息的能力。
比如“长平之战”是一副大型的古代战争场景,书页上安排了10条寻物游戏线索,两个孩子不出5分钟就全部找到了,但他俩却没有急于翻到下一页,而是出神的看着画面,然后默默的吐出一句话:“妈妈,他们打得好激烈哦,地上死了好多人,到处都是浓烟滚滚,我不喜欢打仗。”以往他们最喜欢玩打仗的游戏,这是他们第一次对战争的残酷产生思考,不得不说这种感受正是来自于对战争细节的观察和反思。

《手绘长卷·中国历史》是一本能够让孩子爱上历史的书,正如宣传语中所说:“让我们的孩子见证遥远时空中的波澜起伏,让中华文明穿越历史的长河,在下一代绽放新的光辉。”历史已经定格,能够变化的是解读历史的方式,这本给孩子看的历史绘本胜在“上帝视角”的大格局,巧在游戏化的细节处理,妙在直观写实的手绘场景。带着孩子一起读,让我们共同致敬一个4200年未曾中断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