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是一种保护色丨20200329日记
“文静”是一种保护色。 仔细想想,每次比我年长的人形容我总是脱离不开文静、乖巧这样的词汇。久而久之,连我自己在写个人介绍时也避不开这样的词汇。 “我真的文静、真的乖巧、真的内向、真的爱好读书吗?” 小学时代的我,几乎是调动身边一切资源去玩闹。 自己的书桌抽屉堆满了玩意儿,什么姐姐送的“香水”,什么学校发的貌似是学数学用的木棍儿,什么吃喜酒送的喜糖盒子、喜糖袋子,什么形色各异的橡皮擦,什么路上捡的一只野鸟羽毛,什么弹珠子,什么放大镜,什么木质宝藏盒,什么自编自制的手串,什么设计的插图插画,什么小纸条……没有一样舍得丢,每次妈妈三令五申下的清理,不过是再把它们扒拉一遍。桌子上的文件夹和书立体现了妈妈的关爱,把橡皮擦滋下的碎屑赶跑到地上后,用半湿不干的抹布沿着书的线脚擦过去,留下斑驳的水痕,在台灯的光照下顽固地收缩。 住在爸爸学校里,一个两栋楼间围成的院子,是女生宿舍潮湿的背面,也是男生宿舍走廊的正面。于是少不了闻见女卫洗发水沐浴露的气息,少不了看见光着上半身或者干脆只穿着内裤撒着拖鞋从公共浴室跑出来的青年。没有性别的界限,没有羞涩的概念,那就是我每天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 院子里安放的四座石质的乒乓球台,是我的舞台,也是我的战场。从门前的阴沟,到墙边的留道,跳上砖,跳上岁月留下的这一块那一块儿地面,跳上花坛的边际,又爬上球台,再纵身一跃,沿着羊肠小道抵达终点,从家到厨房吃饭这段距离,“飞檐走壁”每日上演。 「桑树」 六中的操场有座硕大的广告牌,说是宣传板也许更为恰当,因为上面就“拥抱六中,放飞梦想”八个字。广告牌平平无奇,广告牌背后倒是不简单。一棵参天的桑树就藏在那儿,默默无闻得等着我们这群野孩子去发现。也是,谁会像我们这般爱冒险,爱不知风险地跑到那样的地方去呢?记不到是哪个季节,就是陡然发现地上落了满地的桑果,欣喜地捡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能不能吃,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发现味道意外地可人,于是一齐开动捧了满手,跑到食堂侧面的一排水池那儿洗干净了吃,吃也不是规规矩矩的,一会儿一整颗,一会儿掰碎了,一会儿一捧,总之是同一个味道也要折腾出不一样的吃法。后来再在那种连锁的水果店里买底下垫了一堆东西就上面一层的桑葚来吃,怎么吃都觉得没味,都觉得不够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