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VPE的这三个月
2020年初我上岗俱乐部VPE(Vice President of Education 教育副主席),半年的任期,一转眼已过半。这次VPE的经历,打破了很多我对自己的预设,让我看到更多可能。而在跟大家沟通的过程中,也看到自己更多可以尝试、探索的领域。
让我以问题为主线,来梳理下这三个月的经历和感受。
一、为什么加入头马俱乐部?
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英语水平。(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头马很值得》)这个答案是事后反思脑子给的,但如果时间退回到加入头马的18年夏天,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感觉对了。
能练演讲、学英语的方式有很多,选择头马,因为在这里最舒服。当时俱乐部还在精英英语,乘扶梯上二楼,SAA微笑着问我名字,给我贴名牌。台上的小伙伴们,有应对自如的演讲达人,有紧张不安的新手。演讲流利自然的,大家热情叫好;演讲生硬干涩的,大家也鼓掌勉励。
是这样的氛围让我愿意留下来。
二、为什么要做VPE?
但我从来没想过在这儿锻炼领导能力,没想过做俱乐部官员。第一次进到Toastmaster International(头马国际)的网页,当看到头马标志旁边的: where leaders are made(锻炼领导力的地方)时,心里也不免冒问号:不应该是where speakers are made 吗?
可在这个组织里呆久了,就发现,最初吸引我的那个“高光”的,站在台上一展风采的头马背后,是很多人的默默付出:会议场地确定、会员招募、海报宣传、组织会议、组织会员活动、会议记录、会费收支统计……没有这些,就没有站在台上的理所当然。
在做VPE之前,我还做过两个角色,录像师和 secretary assistant(秘书助理),都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做录像师时之前,小伙伴发给我一个文档:视频上传程序。我当时还颇觉小题大做:无非录像后上传到腾讯视频网站,这种小事还要写个文档吗?但慢慢地,我体会到清单对摄像这种重复性工作的重要性:我不需要动脑子了,只要一步步照着清单做就行。
清单的工作方式我在在很多文章和书籍里读到过,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使用它,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好处。我开始把这种清单思维用在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真得好用。
做秘书助理,也让我收获多多。我第一次学习公众号文章排版技巧。现在你看到的排版,即是做秘书助理时的收获。同时,为了写会议纪录,就不得不比平时更认真地听演讲,也锻炼了我的英语听力,同时还发现了小伙伴们常常会犯的语法错误,对自己是很大的提醒。
No pain no gain 诚不我欺。付出收获是一体两面,在与他人、世界的交互中,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成长。付出过,就会有收获。要提醒的是,收获有时不以你想要的形式回馈。打开自己的视角,会发现,本来种下的瓜,有可能在别处长成了果。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那就试试看VPE会有收获什么瓜果!
三、VPE三个月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
最初几次会议,内心一直忐忑不安。那时,我对VPE,就是盲人对象的状态:不知道VPE的工作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不知道VPE的工作怎么展开。在懵懵懂懂中就开始工作啦。而且前几次会议又都有特殊情况:临近春节,是不是要做一个特别会议?疫情来了,要做线上会议,可我一次也没用过zoom怎么办?
好在也都一一通关。因为疫情,春节特别会议最后夭折了,决定取消会议的时候,我的内心除了遗憾,竟还有一丝丝放松——终于不用再忙碌紧张焦虑了。而线上会议,也在一次次的演练中,越来越顺畅了。
这期间,小区演讲比赛项目经理是又一个通关。小区长Robin大哥问我是否能做项目经理时,我很忐忑:Robin大哥,我从来没做过项目经理,没经验,会不会搞砸。Robin大哥给了我很多鼓励,那我就试试看?
依旧是忐忑不安。怎么安排比赛时间,志愿者招不上来怎么办,如果比赛过程中遇到选手掉线等情况怎么处理。我很焦虑,怕自己搞砸了——哈哈~~现在回看,自我意识未免太重了——这种焦虑反而成了障碍本身。
没想到,小区演讲比赛进展非常顺利。Robin大哥和徐漾姐作为主裁和比赛主持人做了很多工作,还有我们众多志愿者的付出。Davie给我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确定事务的优选级,保证人员到位(根据优选级来做事儿这点我现在还是做得不好,继续努力!)。
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克服了恐惧,拓展了我的自由世界。如果现在让我组织一次会议,我会觉得ok没有问题——甚至遇到特殊情况,也不会慌乱。不止是会议,聚会、比赛……我都不会再有畏惧。
此外,虽然春节前的特殊会议没有举办,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为以后类似的会议提供参考。而在做演讲比赛项目经理时,又一次认识到清单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的重要性,也再一次把“做事要有优选级”这点带到我的意识里。
四、下半程你想有哪些探索和提高?
更多关注到人。我跟俱乐部每个小伙伴聊天时,几乎都只有一个主题:亲爱滴,下次会议要不要约个角色呀?换位思考,这的确不太让人舒服——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事情上,不太会关心人。TA最近的工作忙吗、生活上有没什么烦恼?试着把关注点聚焦到彼此身上,人比事重要,关心比会议重要。
尝试更多玩儿法。我不时会冒出一些奇妙的点子,但还没跟大家沟通,我自己就先毙掉了:真这样吗?太麻烦了,算了;这个点子好奇怪,大家肯定不愿意这么做,算了;这样做,会不会让一些小伙伴不舒服?有误会就得不偿失,算了。不做不敢的背后,还是恐惧和担心。希望自己能更多地受渴望支配,而不是困在恐惧和应该里;跟大家真诚的交往,而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更广阔的视角,而不是只从“我”出发。
期待下半程,依旧坚定又快乐。
-
does135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1 1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