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遇到的奇特体验
查看话题 >意大利的绝美之城(二)翡冷翠菜市场的中美高峰论坛
三、新翡冷翠的一夜
阿玛尔菲的海岸公路两端是索伦托和萨勒诺,阿玛尔菲小镇恰好在中间,我从索伦托抵达,从萨勒诺离开,看了另一半风景。

就像读完日文原版的日本史后还搞不清日本年代顺序一样,我在大概十多年前通读了西方美术史概略,可对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的理解却一直是个印象派。卡拉瓦乔的传记从去年初翻开,直到在乌菲齐美术馆看完他的真迹回来至今也没读完,其间倒是宁可看完了海错图笔记三册、这里是中国、日文原版北海道铁路以及冯唐若干。

所以当我看过佛罗伦萨,我不写这里的老桥、乌菲齐、圣母百花,乔托钟楼,因我有自知之明,连百度百科都写不过。
但我想写一下在这里和我交集的第一个人,他是载我去酒店的出租车司机,这大概是我活到目前遇到的最有气质的一位出租车司机了,灰白色的头发和络腮胡,文艺复兴的五官上架了一副大镜片的金丝框镜。他一直面带笑意,彬彬有礼,如果非说像谁的话,那就有几分神似二十年前的斯皮尔伯格。他穿了一件宽松V领白色T恤,没有图案显得他更加干净白皙,一条浅红色的修身牛仔裤,一双帆布鞋,这身打扮让人丝毫联想不到司机,却像是一位乐队的吉他手,随意却没有一丝不得体。他身形有些单薄,有点像日本人的轮廓,他帮我搬和他差不多宽度的行李时,吃力的挤出了oops,紧接着有些自嘲的呵呵笑了,我的酒店在圣十字大教堂广场斜对面,他的笑容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Firenze译作经典的翡冷翠,用脚步丈量,它确实就是这个星球的一块巧玉大小,而在这块玉石上所做的巧夺天工,能让之堪称翡冷翠的,不仅是这些满城让人惊艳的传世之作,还有这里每一位芸芸众生。
人养玉,玉养人。



而当我午夜经过圣母百花教堂,我抬头仰望,我才发现它的绿色在安静的夜里透露出的光华,好似你在夜里抚摸一块美玉。不经意间又好似一颗颗雨滴落在了你的心头,才知道翡冷翠的冷字是如此传神。
意大利人真的应该翻译翡冷翠来做官方名,比意大利语百花之城还要美。

离《翡冷翠的一夜》快一百年了,当年惆怅的志摩在夜里抬头看着教堂发呆,不知是为了谁,反正我是为了消化那一夜的佛罗伦萨大牛排,本着急赤白脸吃一顿的心态,来到Ristorante OLIVIERO 1962,点了托斯卡纳的Brunello,看着分量十足只撒盐和胡椒的Chianina腰脊T骨,闻着四溢烤肉的香气,我似乎变成了一只猛虎。可万万没想到,这只猛虎牙口不太好,三分熟外酥里嫩的肉吃的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最后不仅解决不了战斗,还得考虑到对厨师的尊重不能剩太多,配着美酒,心里想的都是要不要趁着邻桌不注意放一些牛肉到他们盘子里。吃牛排未尝败绩,吃的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更是前所未有,此乃我翡冷翠的一夜。

四、佛罗伦萨,中美高峰论坛
在翡冷翠的最后一个中午,那是一个人手一个冰淇淋的炎热天气,我在阿尔诺河对岸的一座教堂门前坐了半个小时。
原来老桥最佳观景位是在老桥的Rolex店里,虽然隔着玻璃,不似在桥上通透,但是那玻璃被擦的一尘不染,云淡风轻,这万恶的资本主义。

那天傍晚我计划是去吃一下牛肚包,然后去看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翡冷翠的落日。吃牛肚包,当然是去中央市场,牛肚包是很好吃,我吃了一个又去买了一个。吃完了一开心,很自然的就想坐下来喝一杯。
我本不好酒,可在意大利似乎总是不知不觉就会坐下来喝一杯。

我随意点了一杯颇有人气五颜六色的酒,在吧台旁边的长桌找了空位坐下,旁边坐了一对儿挺体面的白人老夫妻,我们拿出手机习惯性的“验毒”,老头儿看到后开始跟我们搭讪,多么漂亮的饮料,你不应该喝它。我那位倒也幽默,回了一句,是啊,我应该再买一杯,一杯喝一杯看。
“嘎嘎嘎嘎”,老头儿拍着桌子笑的前仰后合,菜市场二楼估计都能听见。

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原来这老俩口儿是旅居在佛罗伦萨的美国人,Charles夫人告诉我Charles老头儿对中国非常、非常、非常感兴趣。而他也确实一直在喋喋不休。
现在到处都是中国人啊。是啊,不只是你,我们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太多了。“嘎嘎嘎嘎”,老头儿又拍着桌子笑的前仰后合,菜市场二楼估计又都能听见。
你大学学什么的?我学了那么多年日语,可你能想到我现在竟在为一家说英语的美国公司工作么。“嘎嘎嘎嘎”老头儿又一次大笑着把桌子拍的震天响。周围的世界人民默默的看了我们一眼,整个菜市场变成了以中美两国为中心的高峰论坛。
翡冷翠夕阳终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中美高峰论坛中渐渐西沉了。

既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对话,那交流中冲突,冲突中交流,自然也不可避免。
你喜欢川普吗?和蔼的Charles夫人回答说川普虽然话太多,但是他是真正的为美国老百姓做事。
哦,原来这老二位是川普这派的,有了这个调子,对Charles老头儿接下来问出一串儿的问题,也就有了心理建设。

你们马上就国庆了,怎么跑到我们这儿来了啊。你们香港那边现在挺麻烦啊。你们现在出来不用翻墙能看到在国内看不到的消息你们感受如何啊。从地图上看南海岛屿离菲律宾那么近,你们政府为什么一定要说是中国的啊。
我看着眼前这个中产老头儿,在意大利住了多年连欧洲最美海岸阿玛尔菲都不知道,连自己国家道琼斯的实业并购之王都不知道,却对我们关心的如此“到位”,心想美帝看来真TM是没救了。

你们来过中国吗?还没有,但有机会我们也许会去的。
You should be there。

我在乌菲齐看着维纳斯诞生,我一直想知道这美丽文明到底和特朗普这个所谓西方世界的大佬有什么渊源联系,不知道老Charles夫妇还在不在意大利,真心希望他们安好。
(本文内容及影像全部为作者原创,转载使用请与作者联系。文中摄影器材:LeicaQ, Huawei 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