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守着一锅红酒炖牛肉,我在想什么。。。
去年圣诞节前,特别想喝酒,Costco有一款贴自家牌子的红酒,酒瓶的直径比标准的红酒瓶大一半,价格不过12刀,我们先后买了两瓶,酒的味道不错,但我们喝酒的兴头却没持续多长时间。圣诞节后为了准备资格考试,昏天暗地地看书、做笔记,常常水都忘了喝,更别说酒了。3月底了,剩下的半瓶酒还在我书桌上摆着,瓶身都来回擦拭过好几遍了,是时候考虑为它料理后事了。喝是没什么兴趣喝了,那就拿来炖牛肉吧。我好久没有炖肉了,平时都拿些肉碎和香肠来应付,和各种蔬菜丁一起炒,炒完盖在米饭或面条上,呼噜两下就完事了。现在,这个非常时期,火鸡肉碎、牛肉碎已经不那么容易买到了,反倒是大块的牛肉剩在超市里无人问津,咄咄怪事。所以,我花了24块钱买了一腿牛腱子,雪花纹,肥瘦相间,来西海岸以后还没买过这么赏心悦目的牛肉。都说加州是农业大州,可是加州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似乎并没有其他地区的新鲜,特别是Costcoh或Sams这样的地方买大包装的肉,拆了包装,底下的肉常常都变色了,买了一两次之后,不想买了,个人炖肉事业也因此陷入了一个历史低潮。
今年,在学校和家里循环往复的通勤路上,我发现了这个地区的城乡分界线,在分界线附近找到了一两家品质不错的Grocery store,这腿牛肉就是在其中一家店买的。城乡分界线是我瞎琢磨出来的,没什么理论依据,但我可以讲讲。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所居住的这片热土还是一片草木稀疏,沙化严重的山区地貌,随西进运动而来的早期农民想了各种办法解决水源问题,终于在这片俗称Inland Empire的地方搞出了一个个的农场,养牛喂马大概差了点,但种植果树,特别是葡萄、柑橘那是相当的不错,因为日照实在是太充足了。南加州内陆地区的人民如果要选一首代表自己的歌曲可以参考《咱们新疆好地方》或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都是促进蔬果生产的好歌。不过呢,土地的价值常常决定了它的使用价值远离自然属性,这地方离洛杉矶太近了,土地变钱的好办法不是种蔬菜水果,而是建公寓、建物流仓库,建科教文卫设施,建各配合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设施,搞完这些事,墨西哥人来了,中国人来了,事情慢慢就起了变化。不过这个变化在进行中,所以住在我们这个社区就能看到南加州的两种面貌。我们住在成片的新建公寓,左邻右舍很多新移民,往东走,过一条马路,就能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略显凋敝的农场。这一年来,马路东边的农场还在不断地变成公寓,虽然跟祖国的高速城市化比起来算是洒洒水,小场面,但城市依然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在扩张,类似于中年新秃的发际线吧,每天照镜子觉得秀发依然飘逸,半年照一张一寸免冠照就能发现逐渐往上走的那条分界线。
容我稍稍往回扯扯,往我炖的这锅牛肉上扯扯。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新移民,要给这些新增人口提供给养就要靠大型连锁超市,它们供应链长,货源多,价格上有优势。而本地那些小农场的出品大概只能卖给附近的小超市或农夫市场,所以就有了我们这边和他们那边区别。这一点我在买菜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到,Costco这些地方亚洲面孔、墨西哥面孔多,顾客更在意价格,而靠分界线的这几个较小的生鲜超市大部分都是白人了,而且不少人脸上有一种非常不国际化的美国表情,偶尔还能在他们开的全尺寸皮卡后面看到被晒到褪色的“2016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在加州的蓝色海洋中非常扎眼。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碰到过能称为“歧视”的事件,虽然我能感觉到分界线附近的超市,服务员没有学校附近超市服务员的那种热情。山下有个区域,是我们学校研究生的聚居地,那里有一家Ralphs,卖辛拉面,卖味淋,卖老干妈,每次我买老干妈香辣脆或风味豆豉,服务员都要特别评论一句,“这东西太棒了”。山上靠边界的这些店,虽然也有亚洲食品区,但还没到卖老干妈的程度,某种意义上老干妈是检验美国某地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不卖老干妈的店常常有两种东西是相当不错的,一是草莓,二是牛肉,如果特意标注了Local product,放心买,错不了。我买的这条牛腱子就是本地产的,3块2一磅,价钱真的很便宜了。
这腿肉在冰箱里冻了一个礼拜了,我中午把它拿出来,花了一天化冻,吃了晚饭才开始处理。好肉切起来都是一种享受,大块切厚片,厚片分成条,肉条切成粒,真真切切,切出来在案板上堆成了一个小山。疫情期间买葱姜蒜不方便,所以只用洋葱去腥,洋葱在我们家一人分饰两角,既是蔬菜又是香料,味道好,还耐存储。我用了一个半的红洋葱来炖这锅牛肉。家里的炖肉料也已经进入了暮年,出了花椒和桂皮,其他的东西都不怎么多了,不过一顿搜罗之后,调料竟然找得还挺全乎,八角、香叶、草果、小茴香都还各剩了一些。牛肉实在太多了,我把切好的牛肉用食品袋包了一般重新打入冷宫,剩下的焯过水,放在案板上晾干,晾凉。然后起锅烧油,下洋葱、下香料,小火煸香,下牛肉,慢慢翻炒,看到肉粒略略收紧,润一轮米酒,嗞啦一下,再到入老抽,又嗞啦一下,最后咕嘟咕嘟地倒入红酒,霎时间就有了一种法式大餐地感觉。倒入红酒以后,锅子里面慢慢安静了下来,我趁着这个事件收拾了灶台上的瓶瓶罐罐,并让老婆开了一罐菠萝罐头,红酒没有没过牛肉,到入菠萝汁,刚刚好到了理想的水位。一切OK,转小火,接下来就是两个小时的等待。
等待不是干等,我打开豆瓣,坐在厨房里,把老婆打发上楼,在把肉炖熟的过程中把它的前世今生写出来,要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你看到这一行的时候,我看了看表,还有37分钟,也就是说我这篇文章写了已经1小时23分钟了。废话连篇的文章大概写不了37分钟了,但是牛肉必须炖够时间,取悦读者这种小事可以随意一些,而取悦自己这件大事一定不能马虎,说了是炖两小时,少一分钟也是不行的。我对这腿肉全部的情感,就是把它变成软嫩多汁的上乘红酒炖牛肉,不辜负它的雪花纹和我这半年来的辛苦。如果你从我之前的文字读出了什么形而上学的东西,千万别把它叫做小资情调,我今晚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中年脑力劳动者对生活表示的一点小小的尊重,是一种非常质朴的爱。我做吃的是没有什么流派的,但我写吃的却是有师承的。汪曾祺的短篇,阿城的《棋王》对我影响极大,你看过《棋王》里炖蛇那一段吗?没看过赶紧去看看吧,看过的话,你能告诉我你的口水流了多少CC吗?你看过汪曾祺的《羊舍一夕》吗?你看过小伙伴们烤完土豆烧高山顶喝的那一段吗?对食物和制作食物过程的描写越来越精细,这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我现在读汪曾祺和阿城主要是为了做句法分析,语篇分析,不是欣赏文学,而是搜集资料,写一篇关于现代白话小说语体特征的博士论文。我希望最后写出来的这篇论文能像我锅里炖着的那锅牛肉,鲜嫩多汁,香气扑鼻。
学术,为了人生,人生为了乐趣,本篇完,牛肉还有17分钟关火。

爷是小白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海象跟木匠》:从一首叙事诗看赵元任、赵如兰父女的有趣和严格 (46人喜欢)
- Beef Chicken Steak是什么滋味 (13人喜欢)
- 文艺复兴 (14人喜欢)
- 全是废话——我的2025新年献词 (1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