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上)
写给逐渐老去的自己
“你长得越来越像妈妈了。”姐姐对我说。“年轻时倒看不出来。”
“是呀,好像树掉了外面的皮,露出本来的面目。”
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妈妈,岂止长相,现在我做的很多事,都是以前妈妈要我做,而我不屑于做的。比如我不会同时吃菠菜和豆制品,喝了牛奶后我决不吃橙子,反之亦然,因为妈妈说这两样同时吃容易在体内产生碳酸钙,再变成结石。妈妈有肾结石,曾经狠狠地痛过一次。又比如,我现在晚饭吃得越来越早,越来越少,因为妈妈总是说晚饭吃太晚吃太多,夜里睡不好,早上起来也没有胃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有了这种感觉。总之,以前在我眼里妈妈那些荒唐可笑的举动,我已不知不觉地在做了,我真的越来越像妈妈了。
“妈妈走火入魔了,”姐姐说,“我是说她在养身健身这上头有点离谱,你马上就能体会到。我是看不惯也受不了。”
“啊这个呀,我早就有感觉了。”我的微信里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妈妈的各种养身信息,有关做运动的,如全身的各个穴位有何功用,如何揉按,起到何种作用;或者是各种食材的营养功效,哪些食物对心血管有利,哪些食物要少吃,不然高血压、糖尿病会找上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现在更厉害了。每天早上,还没起床,躺在床上就开始做运动了,具体练的是什么部位,我说不上来,没看到,但总弄出很大的动静,至少大半个小时,她说过,每个动作至少要做100下才有效。然后,起床,喝一杯温水,一定要是温水。然后又是两个小时的运动,有时打太极拳有时保健操有时练剑有时舞扇。九点左右吃饭,每天必须一个煮鸡蛋,定时的,蛋黄必须是正要合拢又尚未合拢,果冻状态是最佳状态。煮太久的鸡蛋口感不好,最关键的是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佩服啊,这些专业术语你张口就来。”我笑着打断姐姐的话。
“你要是跟妈妈过上一年半载,你也会成营养健身专家的。”姐姐无可奈何地笑道,“关于食物的营养与搭配,妈妈会天天在你耳边念叨的,你等着吧。再说,我们早就都有基础了。哎,我还没说完她一天的大致活动呢。”
“你接着说。”姐姐嫌妈妈啰嗦,其实她跟妈妈一样念叨,翻来复去,总是那些东西,一通电话起码半小时,长的一个小时也不足为奇。有时候我真怕接她的电话,没那么多时间耗在闲聊上。
“她每天的早饭,必须有煮鸡蛋,牛奶,因为富含蛋白质,补钙。还要一个苹果,别的水果其它时间再吃,早餐一定是苹果,因为苹果温和,有纤维,通便。另外,就吃点主食,这个简单,有时麦片、有时面包、有时馒头,你得注意多点花样,老吃一种太单调。吃完早饭,她会出门锻炼身体——”
“又锻炼?她早饭前不是刚做完吗?”
“她每天的活动就是吃饭、锻炼、睡觉和看养身节目。”
“哦。”
“她去公园,找老朋友们一起锻炼,大概11点左右回家。回家后,她会睡午觉。1点前起来。”
“这个我知道。她强烈建议我每天11点到1点之间睡午觉,说是对身体哪个部位好,我不记得了。可是,你想我们都要上班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间段睡觉?”
“别打断我。1点后,她起床做中饭吃。她不吃剩菜的,说不营养,有亚硝酸盐。有些剩菜已没有看相了,她看着恶心。她不吃剩菜的。”
“哦——”我心里有点发毛。“妈妈真的活得越来越精致,像个贵族了,而我还在为生活打拼。我常常做一大锅菜,然后吃上好几顿,这样下班回来做饭省时间——姐,我活得太粗糙了,怎么办?妈妈怕会不适应。”
“我也一样,太忙了,哪能像妈妈一天到晚只顾着她自己养身呢。没事,她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我这么说是让你尽量注意点。你们白天都不在家,午饭她自己会解决。晚饭呢,要记住,妈妈五点左右吃晚饭。”
“那么早?我们不可能啊,我下班到家就五点半了,一周有三天,小帽还有课外活动,到家都七点了。”
“她可能会自己一个人先吃,因为她说晚饭吃太晚她不消化,会影响她第二天吃早饭的胃口。这你是知道的呀。”
“哦,我是知道,可是,难道我们天天不能一起吃顿饭?看来确实需要磨合一下。”
***
“你要有心理准备,她很难伺候的。”姐姐在电话里抱怨,“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很多名堂。不管你去哪里,她都要跟着去,你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活动自由。看个电影她也要跟着去,哪怕全是讲英语,她听不懂也要跟着去,唯恐被我们落下,被这个世界落下。她只管自己,在我这里什么事也不想做。哪个老人住在子女家里,不帮着干一点家务的?可是她,你也知道,我们都知道,她说她最不喜欢扫地、不喜欢打扫卫生;她一直念叨肩膀痛胳膊痛,抱怨我家的锅都太沉,她拿不动;还有厨房台面太高,炒菜她的手要抬很高,受不了;她膝盖不行,站久了会疼……太多理由了,你好意思叫她干活?她在家里待不住,最爱到外面去玩,只要她们老年活动中心组织活动,再远的路,她也能走,玩了回来就躺在床上休息,结果我上了十小时的班,累得半死回来,就见她病怏怏地躺在沙发上,冷锅冷灶,我还得挽起袖子,赶紧做饭。有时累了,真不想做饭,要是我一个人,两片面包就打发了事,可是她不行,必须有绿叶青菜,有米饭。有时候还要车接车送,冬天她还要出门,说了多少次不听,要真是摔断腿,谁受得了。哎,算了,不说了,太多了。真的,我跟你说,这两年我们住在一起,虽然我对她有求必应,可是我在心里,在感情上跟她疏远了好多。我真的情愿一个人待着。”最后几句话,姐姐说得有点伤感了。
“姐,妈都80岁了,”我劝她说。“活一天算一天,我们就别指望她做家务了。你这样想吧,她能吃能动,没有病,没有躺在床上让你照顾,我们就很幸运了,还指望什么——”
妈妈在姐姐家住了两年,现在刚轮到我家来住上两年。周末清晨,我躺在卧室床上跟姐姐煲电话粥,妈妈在客厅里做她的68式回春操。
“她还非常挑剔,你知道给她买双鞋有多难吗?要求太多,各种你想像不到的要求,各种理由,鞋底有时要硬、有时要软、不要系带的、懒得弯腰,要宽的,太窄了夹脚,要皮的,但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有时候,在鞋店里试穿,很满意,非常喜欢,可回家穿个一两次又觉得不好,又要我们去退掉。”
“我知道哇。她已跟我说了要买袜子,我正发愁呢。”
“你记着,妈妈穿衣服一定要全棉的、或者纯羊毛的,袜子也是这样,你买袜子时一定要看成份,一般的袜子总是只有70%或80%的棉,总要添加些化纤成份,她不要,说这样的袜子穿了皮肤发痒。她要宽松舒适的袜子,所有的袜子一条最基本的要求是袜口不能太紧,不能将她的小腿箍出印痕,但是真正全棉的袜子,洗两次就不成形状了,她又开始抱怨……”
“你要有心理准备,以后凡你买什么,她就会跟着买什么,你们永远会撞衫。她嘴上说,衣柜里衣服太多塞不下,可是买起来从不含糊,自己又没主见,不知什么好看——”
“哎,姐,你想过没有,我有时觉得妈妈其实很小女人的,”我说。“她喜欢那些小巧精致的、很有女人味的小玩意儿。连个喝水的杯子都要左挑右选,要玻璃的,透明,外型要好看,要能一手握住,好多条件。”
“是吗?我从没这样想过,就她?小女人?”妈妈是乡下人出身,骨骼粗壮,年轻时正是红色中国大干革命一片灰蓝的世界,中年时疲于奔命求生存,根本不懂什么是女性美,也没有条件去爱美,于穿衣搭配更是完全不通。生完我们姐妹三人后,一直保持着五个月身孕的身材。50多岁时,突然爱美起来,有阵子,非得留长发,穿裙子,冬天也穿,厚厚的毛料长裙,穿在她身上,真心不好看,但妈妈不管,似乎没有注意到周围人们好笑的眼神。我们只能当参谋,尽量帮她美。终于熬到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她那颗小女人的心开始苏醒。
人家说长子如父,我们家,长姐不但如母也如父。姐姐这个人,心地很好,就是说话难听,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她对妈妈很好,有求必应,要什么买什么,不管多贵。只要妈妈抱怨哪里有点不舒服,马上放下工作请假带她看医生。看到姐姐给妈妈买的那些价格不菲的东西,穿的用的全是名牌,我心里好惭愧,妈妈来我家住,我没有这个能力——
“你知道吗?她来你这儿之前,还想买双过膝长筒靴呢,总没看到合意的,你记得抽空带她逛逛。”
“什么?长筒靴?这也太时髦了吧?哪个80岁的老太太会穿这种靴子?”
“我也这么想啊,可她那么高的兴致,我说不出口,她说这种靴子好就好在可以给膝盖保暖!”
我听到啪啪啪轻轻拍脸的声音,是妈妈在洗脸,看来保健操已经做完了。妈妈注重保养,她清水洗脸,不用毛巾,也不用任何洗面奶,脸洗完后也不用毛巾擦拭,而是轻轻拍脸,直到皮肤吸收充足的水份,除了冬天,其他时节她很少用护肤品。说真的,妈妈精神状态真好,身材也不似从前,至少腰围小了一大圈,看上去真不像80岁,倒像才60多。
***
“一把年纪还要减肥,算什么回事嘛。”姐姐说,“她其实胃口很好,光吃白米饭都津津有味,说白米饭是甜的,不用菜,她都能吃三大碗,说她不懂为什么一桌子的菜,我们还要靠辣椒萝卜、腐乳之类才吃得下饭。可是,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她极力控制自己,吃得很少,有时我都担心她营养不良,哪怕是她最喜欢的东西,比如糯米饭、甜酒、月饼之类,她全能克制得住,每次只吃一点点。
“老实说,我真看不惯,我常对她说,年纪这么大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多吃点呗。她不听,明明喜欢吃,拼命克制,就是不吃,跟自己过不去。每顿饭吃一点点,吃完后拼命运动消化掉,不然坐立不安。吃饭时我挟菜到她碗里,她还很不高兴,说挟太多她吃不了,退回去又不好。吃完没多久又肚子饿了,还说怎么回事,你们怎么都不饿,我就饿了,我真能吃啊。其实是她吃得太少,我真担心她营养不良,你知道的,她就是为了减肥,一大把年纪了,减什么肥!上次她还得意地告诉我,她那帮老年朋友们都夸她‘条子’好,她还吹嘘自己怎么吃也长不胖。太虚伪了,我实在忍不住,不客气地指出,妈妈你并不是什么特殊体质,第一,你吃得很少;第二,你只要一吃完东西,就马上去运动,去消化掉。这样你怎么可能长胖?
我笑了,“姐,你也太较真了,你知道妈妈那性格,她那毅力,你就随她去吧。”
“说实话,我真受不了。天啊,妈妈给我好大的压力,我觉得我太胖了。不管她白天有多累,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她一定要走上至少一个小时,就为了消化刚吃下去的东西。至于她的各种健身运动,如果她每样都做一次,那可以做24小时不重样。还有她关于养身的种种知识,我的天,我每天被她念叨得耳朵发麻,她越这样我越不听,哎,我也是有毛病,这么大把年纪还逆反——”姐姐说到这里,自己都觉得好笑。
真的,我们有很多地方看不惯妈妈。比如看不惯妈妈对舅舅太好,说舅舅过着苦日子,她要每个月定时给舅舅寄生活费。老实说,我也不太喜欢舅舅一家,可妈妈总说舅舅是她唯一的弟弟,她不管谁管?我们说,那表哥表姐他们呢,他们干嘛去了?要我们管?再说,我们不喜欢舅舅是有原因的。有一年,那时爸爸去世才一两年吧,正是我们家最苦的日子,妈妈回乡参加舅舅家大儿子我们大表哥的婚礼,她省吃俭用,还借了一些钱,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很高兴地回娘家去了。可是婚礼上,她居然不能上酒桌同大家一起吃饭,只能在厨房灶台前吃,原因只因为她是寡妇,不吉利!这还是后来妈妈不小心说漏了嘴,我们才知道。姐姐那个气呀,心疼妈妈,要知道在妈妈心里,把这个弟弟看得多重哇,却居然如此不受待见。不过,看不惯也只是说说罢了,既然是给她的零用钱,她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吧。
“妈妈到你那儿住一段时间也好,我总算可以喘口气了,说真的,我老了宁可去养老院,也不会跟小珊住在一起,彼此生活习惯不同,互相将就着过日子,真的很难受。”
“老了谁愿意去养老院住啊,谁不想住在自己家里?妈妈主要是一个人,要是爸爸还在就好了。”
我们心有灵犀地沉默。
隔了好一会儿,姐姐才说,“不管怎么说,两口子总会有一个先走的,另一个就得独自生活了。妈妈要是有点生活能力,她也可以自己一个人过,可是你放心吗?”
是啊,有那么多老人独自生活,可是妈妈害怕,她要跟我们一起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姐姐参加工作之后,妈妈突然退化了一般,简直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了,变得特别软弱、特别依赖,尤其是依靠姐姐。事无巨细,总是需要我们帮她拿主意,仿佛自己做不了主,妈妈的口头禅是“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她什么都不想操心,什么都怕,什么都别烦她,“你们看着办,”受不了一点点压力。我们受不了她的过度依赖,有时也抱怨几句,“你看二楼的王阿姨,一个人住,什么都能搞定,她还自己一个人去广州,自己找酒店住呢。”这种话只换来妈妈哀怨的目光和我们惭愧的表情。
“妈妈有些忌讳的东西,你得让小帽说话注意点。”
“我知道。逢年过节,她不喜欢听不吉利的话。”
“最好不要在她面前提什么死啊活的,上次她过生日时,我提议我们一家人去照相馆照个全家福,她没表态。一开始我还没意识到,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你知道,我说了几次,她都吞吞吐吐不表态。后来,临到前一天,她才跟我说,不想照全家福,担心照了会出什么事,会活不到生日那一天。”
“是吗?我真不知道她迷信到这种程度。我会小心的,不准小帽乱说什么死不死的话。”
“老年人怕死也正常吧。”
真不知道那些年,她是如何把我们抚养长大的,也许她本不是坚强的人,我们小时候,她被迫承担起生活的重担,透支过度,所以一旦我们成人,她便迫不及待地卸下肩头的担子,这一辈子她再也不想操心了。
想到妈妈,想到正在老去的自己,我叹口气,姐姐也叹口气,“哎,将心比心吧,我们也会老的。”
© 本文版权归 Claire C. 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