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奂生住店记—滨海湾金沙酒店

四月的重庆,天气还算ok,曾奂生又要出门了。这趟要去哪里,要去南方的新加坡。说到新加坡,可是个看建筑的好地方,在和重庆主城差不多大的国土上,奂生竟然标记了六十多个值得探访的建筑,难怪在新加坡工作过的同事说那里抬头见大师,处处是精品。又听说新加坡公共交通很方便,好心的同事还借了公交卡给奂生。看来这九天都要全力以赴咯。以前旅行时还会做一大堆攻略,出过几次门以后知道攻略什么计划什么都是无用的。标记好地点,下载好Google地图,好像也没什么需要特别准备的,每日起来看着心情走走停停也很随意。

(出发时的江北机场,重庆的好天气)
来到新加坡这样著名的旅游国度,酒店考察自然必不可少,滨海金沙酒店的名号奂生是早有耳闻,尤其是屋顶的泳池,让人神往。加上工作的原因,接触到重庆来福士的项目,与萨夫迪大师也有所交集。所以对萨老师这个在新加坡的大儿子异常好奇。下了血本,老早的在官网上预定了房间,准备择日前往。说来好笑,奂生住酒店的价格似乎总与手里的手机一样,曾经用千元机的时候,体验了一把千元的威斯汀,如今用上了两千块的机子,果然跑来尝试两千多一晚的房间,看来未来非买苹果不可。
好运的是老姐在新加坡,吃住在家,这让奂生节省了不少住店的钱,别处再省省刚好能拼凑出体验酒店的经费。到时候还能带着侄子去游个泳,美滋滋。

(借宿姐姐家,很常见的组屋)
新加坡呢,说来不远,但也算不上近,五个小时的飞机。去程蛮好,晚上十二点到达,打车,到家,睡觉,第二天精神饱满的耍起来。回来就比较辛苦了,晚十二点半出发的飞机要早上六点才到,一个通宵。谁让奂生想要省钱呢?一千六的往返,能把人送到就是赚了。

(滨海湾花园)
在狮城呆了两天,天朗气清,些许炎热。但奂生在国内患上的咳嗽也不见好转,看来这真不是空气污染的问题,还好新加坡的润喉片不错,奂生的行程才没有受啥大的影响。白天在滨海花园的冷室里吹了一天的冷风,喉咙痒痒的,又多了几分咳意。

(滨海湾金沙酒店远景)
这日的午后下了不小的一场雨,让奂生有些担心屋顶泳池的开放问题,不过透过望远镜还能看到观景台上撑伞的游客,看来不用太过紧张。

下午等到放学的侄子与老姐,酒店体验正式开始。然而登记入住的前台一开始就给奂生来了个下马威。前台萌萌的华人妹子并不会讲中文,却在订房的时候说了句“I need your credit card for yajin(押金的拼音)” 土味十足的新加坡英语。说实在的,奂生有点不太喜欢星级酒店的入住与退房登记,各种签字的东西,完全没有快捷酒店的方便,果然是人穷玩不来呀。三人抵达了房间,先把老姐和侄子关在外面,乘着一切未动拍拍室内的照片。房间总的来说中规中矩吧,标准酒店的空间布局,三十五平的面积也算宽敞。没有浴缸的卫生间显得非常宽大,只是洗漱台一个面盆的设置让台面空了一点。

(第三塔楼前台)

(房间拍照时坐等的老姐与侄子)
房间的暖色调配色并不太符合奂生的喜好,有点过于华丽,细节也有些老气了点。但服务员非常逗趣的把毛巾叠成了小螃蟹的形象,呆萌的气质也让房间多了些生气。不过阳台也超乎寻常的大,十五平米的空间(在香港可以做一个标准间了,奂生一句高级黑),正对滨海花园,景观正好。奂生在选房间的时候算是有所侧重,屋顶的泳池对着城市,所以定的房间便换到了另一侧对着花园的方向,这样两边的景色都能完美入眼,美滋滋。

(略显普通的房间)

(折成小螃蟹的毛巾)
等着侄子在床上打够了滚,玩够了蹦蹦床,便到了吃饭的时间,选择了楼下商场的鼎泰丰,应老姐的要求,在物价逆天的新加坡吃起了中国菜。要说到滨海金沙酒店,确实不是简单的酒店,应该算是一座功能高度符合的酒店综合体。远远看到的三座塔楼是酒店的部分,通过空中的平台相连,下面的大厅也水平串联着三个塔楼,成为一个罗马数字“Ⅲ”的构型,这仅仅是酒店的部分。利用下穿通道连接着的,是体量庞大的商场,内部还有人造的河流与小渡船。在这样的旅游城市,赌场似乎是必不可少的配置,金沙酒店拥有的也是新加坡为数不多的赌场之一。再沿着海湾的外围,看似独立的艺术科学博物馆以及LV的旗舰店,其实也通过地下通道与商场相连。从而形成了酒店,商场,赌场,美术馆于一体的度假综合体。

(商场与科学艺术博物馆)

(商场的格栅)


(商场内部空间)
吃过晚饭,收拾收拾,奂生迫不及待的,上泳池。真是人山人海,看得人发憷。泳池靠着城市的一侧,饱览着整个港湾的风景。泳池背后的躺椅竟有三层的退台,让人不禁想起了阶梯教室,看来为了将景观最大化的手段果然不遗余力。躺椅虽多,空位挺少,很难得的寻得两处空位,放下手机便开开心心的下水去。

(面对城市的无边际泳池)

(泳池边的几层休息椅)
新加坡的五月,和其余每一个月一样暖和,常年三十摄氏度上下的气候,或许才是敢于在屋顶修建巨大泳池的基本条件。重庆来福士也想过复制这里的成功,怎奈重庆冬冷夏热的气候,露天泳池真正能用的日子,一年不过两个来月,便只能在泳池上面套着罩子,失去了完美的视野与触摸天际的设计灵气。

(晚上没拍照片,只能放白天的充数)
无边际泳池想来应该算是泳池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吧,模糊了泳池的边界,让景观看似触手可及。奂生看着对岸的高楼大厦,灯光点点,脑海一顿分析,侄子却一把抢过了望远镜开始数起了大厦上银行招牌的数量,小孩子的关注点永远和成年人不太一样。奂生回头看看,如此大的泳池,其实几乎没有什么游泳的人,谁不是带着手机或者举着酒杯,在这边界欣赏景色呢。可惜手机就这点拍照的能耐,照不出晚上的灯火,不如安心享受美景。收拾回房间的时候,见一会大哥抱着单反三脚架匆匆上楼的身影,奂生莞尔一笑,自己搞摄影的想法早已放弃,相机如今还静静的躺在旅行包里。

(早上隔出的正经泳道)
次日的早上六点,侄子早早的收拾书包准备上课。没有办法,度假酒店周末与平日的价格天壤之别,为了省钱便只能在工作日前来体验。送走老姐与侄子,奂生也没有睡懒觉的意思,收拾收拾,起来“严肃的”酒店调研吧。这一起床才发现酒店设计上的一个小心思。:原来房间的空调与阳台的推拉门互相联动,开门的时候空调就会关闭,争当节电能手,坐等老师表扬。

(阳台上看到的日出)
再次回到屋顶的泳池,说来这巨大的屋顶平台也不仅仅是那唯一的屋顶泳池,还有几个餐厅与酒吧,对外经营的观景平台,以及另一侧不小的屋顶花园。真是佩服新加坡人建造空中花园的决心,如此多高大的乔木矗立在空中连廊上,让人有时会忘记自己身处高空。而空中连廊下面紧临的几个楼顶也被用作了酒廊,spa与健身房的公共功能,风景极佳。另外健身房的苹果蛮新鲜的。

(泳池背后的花园)



(天桥下的健身房与酒廊)
再次回到楼下的大厅,也相当于一条内部的商业街,三栋塔楼的前台分开设置,挑高的大厅内还有两个看起来不错的自助餐厅,以及一些商店,比如租借法拉利与兰博基尼的租车行就有点让奂生挪不开脚。说来楼下挑高空间的设计往往被大众所忽略。奂生倒是非常喜欢这一处空间的开合,超尺度的挑高空间让人有身处教堂的空间感。据说萨老爷子是从扑克洗牌时的堆叠获得的灵感,看来赌场真没少去。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设计放到其它任何一家酒店都能成为核心亮点,只是在这里被屋顶泳池抢去了风头,成为了一片绿叶。

(据说灵感来自扑克牌的大厅上空)

(一层大厅的餐厅)
酒店十一点退房的要求让奂生难以停留,早上急急忙忙的考察过后便匆匆的赶往接下来的旅程。
但回忆起滨海湾金沙酒店,这样一个现象级的作品,实在是拥有太多能够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滨海湾人工填海的独特选址,让整个新加坡CBD成为了它的景观背景;四季温暖的气候确保了户外泳池全年恒温的效果;整个国家的消费力与旅游吸引力支撑着酒店的经营,而充满雄心的设计又将所有的优势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座酒店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标志形象之一。多少人想要学习与仿效(奂生自己的设计也有曾所借鉴),但终究是画虎画皮难画骨,差距明显。

(在建中的重庆来福士)
到这里总又逃脱不了评价重庆来福士这个作品,作为萨夫迪的又一力作,很抱歉,奂生觉得当一位国际一流的大师选择重复自己的时候,这个作品在他的生涯中就只能归为二流。项目一路以来的争论与各方博弈不必多说,但随着日渐成型,设计上诸多不适宜的地方也明显起来,从而与新加坡前作的成功渐行渐远,至于最终建成的效果如何,这里只能用走着瞧暂时总结了。

后记:作为奂生住店记的第三篇,住店成本日益飙升,奂生表示钱袋子有些吃不消了。一开始是想以逗趣的故事来阐述一些酒店测评,建筑评价这样枯燥专业的话题,不过写着写着话风却又日渐严肃,少了有趣的故事,真是难以把控。只能写写改改,尽量保持趣味吧。
I O Z
建筑异想

都读到这里了,大家还是意思意思的关注一下嘛,IOZ会持续有建筑旅行与建筑地图的作品问世,时不时的写写建筑内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