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极少数》-摘录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余华《在细雨中呼唤》
每个人都有束缚自己的“茧”,未破之前,都过着虫一样的人生。
真正的捷径,往往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在你真正走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需要孤独地翻山越岭。真正的成长,一直需要你不断地、孤独地翻山越岭。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自我的确定性,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勇猛精进,厚积薄发,逆向突破。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泰戈尔
自我驱动,说白了,就是有一种自己跟自己较狠劲的精神。
面对社会趋势的巨大不确定性,最佳的策略就是保持自己的确定性。
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外在和他人,而是头顶有天,脚下有路,心中有度。
选择那些对目标最为重要的事情,然后在这些事情上建立惯性,实现极度自律。
勤奋能决定的只是下限,真正决定人与人差距上限的,是你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
专注于明确的目标,并排除干扰,这是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
情绪已经不仅仅是“控制”这么简单了,而是变成了处理问题,解决难题,塑造性格的一种手段。
30岁的人,之所以那么焦虑,就在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清醒而明了地看到了接下来的几十年要过的生活。就像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场已经写好了剧本的人生长戏,无惊无险,不喜不悲,有始有终。但如果只是看到了也就罢了,真正让人进退两难的是,他们也同样知道,在人生最终定型之前,其实还有改变的可能。
不仅有清晰的目的,还要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情况,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牌,进攻的时候部队如何行动,分成几个阶段,备用的方案是什么。而不是空有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头苍蝇打乱仗。
工作中一定要有抢跑思维。每一次的长假结束,其实都是一次抢跑机会,你比别人早进入工作状况,就可能积累更多的竞争优势。
所谓的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他干成了,交给他第二件事,又干成了。--马云
茶壶里煮饺子,能倒出来才是饺子,倒不出来就是浆糊。--任正非
什么是格局,我思考了很久,把它总结为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法度。
书本的信息是滞后的、间接的,从一知半解到指导实践,再到总结归纳为自己的思维体系,需要时间,这段漫长的时间,就是最难熬的成长期。只要熬过了这个必要的成长期,就会迎来自己从思维到人生境遇的新蜕变。
兼容:一定要有开放的思维,能够兼收并蓄地看待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去思考为什么产生分歧,分歧的本质是什么。
迭代:敢于打破过去已有的思维方法,经常反思自己过去为什么会那样想问题。检验自己有没有成长,关键就是回顾你之前的言行,如果觉得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很笨,就说明你进步了。
独立:你的思维一定要立足于个人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或随波逐流。
入微:在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过后,在每一本深受启发的书背后,在遇到的每一个相见恨晚的人之后,你都可以去总结、反思很多东西。
财务自由不是让你可以随心所欲,而是你可以掌控自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可以有所不为。
权力就是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的魔法。
悲观的人永远都正确,但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成功。
开启一段友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大量的非主动接触。也就是不用特别努力和刻意制造,彼此就能经常见面或者交流。所以,你才会在某段时间和你的同学、室友、同事、邻居成为好友。这样的朋友,随着环境的变化,只要不再具备“反复出现”的条件,关系变淡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一个人格局越来越大的迹象就是不恋过去,不求合群,不争小事。
所谓的得道者多助,当你的道德品质让人打心眼里欣赏和佩服的时候,愿意帮你的人自然就多了。
所谓才华,就是你所做成事情的总和。
-
💋跑调歌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7 1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