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钱花在他人身上的快乐感,居然高於花在自己身上!】
知识,一般来说,可分专业和非专业两种,专业的知识决定我们的职业和收入,非专业的知识决定我们是什麼样的人。
元朝陶宗义曾说「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读书使我们明理能辨是非,但是人生不只是做个奉公守法的好人,平顺的过一生而已,人还得有抱负,创造自己存在的价值。圣严法师说「生命的意义在服务,生活的价值在奉献」。【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实验证明,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 我们小时候听大人说「施比受有福」时,都很不解,钱留在自己口袋裡,要吃什麼就吃什麼,要买什麼就买什麼,不是比向别人伸手讨更好吗?而且接受别人的赠予当然比送出去给人家快乐,不是吗?长大后才知道,给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帮助别人使快乐维持的更久。有一个研究发现钱花在别人身上的快乐感高於花在自己身上,给快饿死的人一碗白粥,它所带来的快乐感远胜过自己的琼浆玉露,因為这是钱真正的意义。
人的物质慾望会饱和,去年一块钱带给你的快乐,今年要一块四毛才能达到同等的快乐。大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被人尊敬、受人景仰所得到的快乐与得到金钱报酬在大脑中活化同样的区块,甚至是同样的强度。物质上的享受是穿肠过,而精神上的愉快是歷久弥新。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做善事帮助别人,受益最多的是自己,做好事使人心情愉快、远离病痛。
【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职业,是我们的内在】 《第二座山:当世俗成就不再满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义?》书中谈到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多年前,严长寿先生去德国旅行时,搭计程车,发现司机在听古典音乐。他很好奇的问了一下,才知这位司机曾是大学教授。严先生说,开车只是个谋生用的职业,这位司机并不需要职位来肯定自己是谁,所以不管开不开计程车,他都是同一个人,他的气质与涵养不因他的职业而消失。
这就难怪越有内涵的人越谦虚,越不注重外表的装饰,因為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反而是除了名利,生命一片空白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在事业有成,爬上山头后,才发现高处不胜寒,这些虚名在夜阑人静时,无法带给他任何的温暖。人需要别人的关怀与尊敬。我第一次听到南非祖鲁人见面打招呼的话是「我看见你了」,对方的回答是「我在这裡」时,非常感动,我们要的不就是那句「我在这裡」吗?
【生命有限,把他人的良好的成功经验当老师】 生命是个老师,但是他教我们的东西常常是透过经验才得的到,只是人生命有限,无法去经验所有的事情,补救的方式便是阅读,把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成就人生最大的意义。
这本书对已经爬上第一座山的人来说,是暮鼓晨鐘,对正在爬第二座山的人来说是人生指引。佛家说人身难得,既然已经得到人身了,就要好好去利用它,做出一番事业来,以不负此生。
生命的目的在我们怎麼主动去扮演角色而不是被动等著命运来分配。 (大卫.布鲁克斯 《第二座山:当世俗成就不再满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