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阅读图画书记录 012 《树看到了什么》(未小读)
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合上书,我想我会问一起阅读的那位小朋友。他,或者她的回答肯定和我不一样。孩子们会历数那些生动的,直接映入眼帘,印入脑海的事物,自然而感性。而我,一位大人,会不知不觉归纳起来。感性的背面是什么?是理性,是思考,是你的思绪万千,是你幽静的大脑深潭被书里的吉光片羽荡开的层层涟漪。我看到纯真的童年,看到时间和成长,看到爱与孤独,看到怀念与孤独,看到一个个内蕴丰厚的生命。你看,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对读者放心,当一本书抵达读者的手中,就相当于对书的未来,又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图画书里的这一株银杏树,便是在时间的推移之中,不停地为自己增加可能性,并随着讲述的深入,逐渐让自己的生命厚重起来——原来,树是以这样一种目光注视着我们啊!最近,春日渐深,我在五楼向外望去,窗口正对着的树一天一个模样,而且因为树叶的初生状态,一天之中它们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每一种色彩我都想记录下来,然而当我找好一个角度拍摄它们的时候,却发现不管我怎样努力,呈现在显示屏上的永远比不上天然的。树就那样气定神闲地站立在那里,我却无法捕捉到想要的感觉。如果树真的注视着我,它们会不会因为我的失望、沮丧和窘态,交头接耳,会心一笑呢?我在观察它们,它们必定也在注视着我,并且它们的目光更多,或许一片叶子就有一双眼睛,或许它们的身上会开启无数的信息接收雷达,甚至可以知晓我笔下的记事本的气息。假如我们之间真的拥有平等的注视,那么大树所获取到的内容,永远会比我多得多。因此,这也是这本图画书让我领悟的另一层含义,人们可以随意地对待、处置它们,比如说在树干上刻下爱人的名字,比如说因为某种遮光的理由截取枝干、挖掘根系移栽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处决……我们却绝不该轻视它们 。从久远的时代起,我们就仰赖它们而活,直到今日。看着窗外的树,我不时想起这本书的片段,我大脑中会始终蹦出同一个蠢想法。书里的银杏树看到二层的画家叔叔画出自己的肖像时,“又开心又激动”,如果我拿着拍摄的照片给对面的树看的话,它们会不会也这样呢?还是会吐槽我拍得如此之糙之丑,简直是侮辱了它们。关于树的图画书如此之多,《树看到了什么》只是其中一本,这正说明了树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有无数人在注视着它们,用思绪浇灌着它们。我一直觉得,我们可以对树付出任何真心,对树轻声低语,树会在身体里形成一个洞穴,用心收纳、保存。


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