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建设(四)
1.任何事都会发生(生活的不确定性)
2.不必知道下一步会如何(零期望)
3.胜与负之间的分布是随机的(灵活思维)
4.思考概率
5.任何时刻都是独特的
如果可以平静的接受这5条现实,内心会温柔且愉悦,并且总是如此
金庸武侠社会中,有内功外功之分,绝世高手都有精湛的内力与稀有的技能,普通人与之对线,光眼神就能使普通人魂飞胆裂,高手动起手来更是令人惊叹不已,自愧不如,高手间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将双方的压箱子的绝技拿出来才有可能分出胜负,有内力强劲者取胜,也可靠稀世神技变幻莫测取胜
这智力系统就如同外功一般,对智力系统的发展,对于人类来说有重大意义
张无忌刚练成九阳神功那儿,空有世间旱敌的绝世内力,打个一流高手费劲的狠,碰上玄冥二老只能耗时间,打是打不赢的,不像张三丰一巴掌一个玄冥二老,可见技能的重要性
当然也不可过于注重外功,没有易筋经的令狐冲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普通稀疏的内功配上独孤九剑,状态好时在一个山洞把几十个一流高手全部刺瞎,状态不好,仅能靠装装逼吓唬对手,其实内心慌得一比
暂不讲技能,只对智力本身进行解构与建构,全面的去看待它
个人喜欢把智力分为认知体系与思维体系
各位看官就是在用自己的认知体系看这篇日记,用思维体系评价
认知体系的解构与建构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拥有相似的认知体系,(举例一)原因是你能读懂我的文章,你如果读西班牙语版的翻译,你可能就一头雾水了,(举例二)即使外国人会中文,还是会对某些词语不解,外国人永远不懂缘分,觉悟,阴阳这些词的意思
所以我们的认知体系缘于文化环境,所以,我们要对内心文化进行解构(举例三)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觉得父亲无所不能,是大英雄,长大后慢慢父亲也是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年轻时喜欢抨击批判某种社会现实,到了一定年龄后就觉得以前太年轻了(见识太少)
现在很多人喜欢抨击儒家《论语》,觉得很多话都太局限了有错误,真当到了一定思想境界后(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会大喊一声孔夫子真圣人
我们的认知体系无时无刻不在被解构与建构,一是来源于见识,二是来源于思维体系
(话外话)我们的认知体系就是来源于儒家思想,孔夫子无愧于万世师表
思维体系的解构与建构(武功秘籍)
恕我直言,很多人一辈子就会一套太祖长拳,一个农夫捡到了一本武功秘籍,嚯嚯,这个砍柴砍累了可以垫一垫屁股,回家拿给小孩当漫画书看,小孩骨骼惊奇,天天钻研武功秘籍不亦乐乎,该农夫怒斥小孩不务正业,转手把书送给隔壁家老王,结果一不小心帮隔壁家老王练成不可描述神功,从此声明传播,分分钟小目标
只想说明两点,一是农夫不懂武功秘籍(不识好货),二是没有意愿去学
转换一下,一是不懂如何思考,二是没有意愿思考
所以,一辈子就会一套周围人都在用的太祖长拳,看见绝世高手,一是觉得运气好(人家是主角),二是不愿意去理解与请教
以买衣服为例,衣服有很多款式,价格段,面料,自己合适的,自己喜欢的,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骚年小王买东西就一个价格预期,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什么合适自己,经过推销员一介绍,合适的不喜欢,喜欢的价格远超预期,最后还要问推销员觉得哪个好(~ ~),最后小王决定使用中分法,价格高中低里的价格适中的衣服,选择了一个不太喜欢而且价格超出预期的衣服回家了
一套太祖长拳令人耳晕目眩
建构方式:静坐主动思考(核心),自己就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武功秘籍(到底是心理学,还是历史书,还是孙子兵法),然后去学
思考概率,生活是一场概率游戏,结果不可预料,我们能做的就是对生活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得出一个相对最优解(对生活环境的建构)
依附性思考与独立性思考(核心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