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时间”使用手册|3月小结
延续填时间格子的生活思路,填入时间格子的生活|2月小结,之前我也提到实际的生活和理想的时间格子存在出入,但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却没有概念。
通过一番搜索,选择了块时间|APP介绍作为我的时间格子记录器。到今天正好一个月。
所以,结合APP使用情况,检视一下自己这一个月的生活。
制定标签
初次打开“块时间”的时候,我觉得很难用。因为“块时间”提供的标签与我的需求相去甚远。工作标签下有:会议、标签和出差,我没有。运动标签下有:跑步、游泳和打球,我没有。
不过还好,所有标签都可以自定义。于是我删除了所有默认标签,按照自己的需求全部自定义。
我把标签分为6类,其中乐趣和运动是鼓励自己多做的,玩耍和日常都是需要关注的部分,工作和睡眠则比较中性。

统计与分析
APP提供统计功能,能自动绘制图表。
我这次的记录,首尾两周都是非完整周期,第2周和第4周都存在漏记,只要第3周是完整的记录周期。不过,仍在尝试摸索阶段,这样的数据记录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good points:
- 持续练字:找出了旧砚台,那么因为手抖多倒的墨不再需要一次性用完,每天练字的时间可以更固定。
- 英语C1:这应该算是一个偶发事件。完成了开言英语B2的课程,测试通过,顺利进入C1课程,不过C1的难度有所提高,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了。
- 阅读速度:现在一直使用微信阅读,一方面是薅免费会员的羊毛,想读的书也可以最快的读到。阅读过程中记录想法,本月已读了5本书,2本在读。虽然书是偏轻松的小书,但持续的阅读仍值得开心。如果能对读过的书写一些书评就更好了。
bad points:
- 手机和电视时间长:我一直没有察觉过自己每周玩手机和看电视的时间有这么多,几乎每天都要超过2个小时。
- 标签不明确:超长的手机和电视时间也存在标签不明确的原因。手机不止有玩耍,也有必要的社交和浏览信息的时间。晚上看新闻也算在电视时间,同时还会完成泡脚等,时间分配不明确。在“日常”标签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 睡眠时间:逐渐进入夏天,但我的睡眠时间仍然保持在8-10个小时,我也有点吃惊,我以为我的充足睡眠在7-8小时。但日常和玩耍还大量的待改善空间,睡眠时间可以暂时接受。
改善措施
- 调整标签1:乐趣和运动的主标签不记录时间。
- 调整标签2:国内疫情逐渐平稳之后,我出门的频率明显提高。根据出门目的把出门分为两类,出门运动,包括散步或者骑行。或者事务性出门,归于日常。当然,外出聚会或陪伴性外出,则相应归为social或者家庭时间。
- 调整标签3:聚会->social,那么手机聊天的时间应计入social。
- 调整标签4:发呆->nothing,我以为我会有挺多发呆时间的,其实并没有。可能更多的是走来走去且无意识,那么nothing更多的是不想做事情的时候,大概是不开心的时候。能名正言顺的不开心是挺开心的一件事。
- 调整标签5:日常类的时间互相混淆,尝试按区段划分,早中晚,和白天的其他活动。过渡则是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调整时间,希望一般只占用一格(10分钟)。
- 周小结:这个月做小结的时候,发现很多时间的用途都不记得了,所以打算尝试每周做小结,可以放在周五晚。
- 标签持续性:调整完的标签,在一个月内不做修改。
改进标签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删除原有标签。如果删除,原有标签对应的时间格子会被重置为临时,不利于统计。感觉这是数据库都会有点问题。所以对相近内容的标签进行修改,增加新标签为宜。

尾声
这个月认识到了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虽然和想象的不一样,了解的也不够具体,但至少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