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梅里爱,一个最忠诚影迷的故事 — 电影史读书笔记1.1
电影是一个复杂的媒介。最初必须有人发现,当一连串略有差异的图像在眼前快速闪过,人就会看到运动——最低限度是每秒16幅图像。然后有人再把这一系列快速闪动的图像投射到某个平面上。接着得有人能够使用摄影术在一个清晰的表面上制造出连续的图像。再有电影需要把照片印制在一个底板上,这个底板要足够灵活。能够快速穿过摄影机。最后一点,摄影机和放映机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间隙运动机构。当所有这些技术条件都已经具备的1890年,到底是谁把这些必需元素成功的整合在一起了呢?
在电影发明史上,有一个令人注目又与世隔绝的人物,法国人埃米尔.雷诺(Émile Reynaud)。早在1877年他就建造了一个光学玩具:投影活动视镜,就是让观众通过一系列镜子而不是一道狭孔观看活动中的影像。还有另一个法国人奥古斯丁.勒.普林斯(Augustin Le Prince)他已经在1888年就使用柯达最新研制的纸胶卷,制作出了每秒约十六格的短片。实际上很难把电影的发明归功于单独的某个人,电影就像一艘巨轮,它不是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出现的,它的出现来自于活动影像技术在许许多多国家的不断积累,当然主要来源于法国,美国,德国和英国。
法国人对早期电影的拍摄和放映系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著名的卢米埃兄弟,当时他们的家族公司卢米埃兄弟公司(Lumière Frères)不仅是欧洲最大的摄影底片制造商,而且他们还设计出了更小更优雅的小型摄影机(Cinématographe)。
当时的电影放映大多位于巴黎大咖啡馆的一个大厅。在那里,人们阅读报纸,享受歌舞以及电影放映带来的各种乐趣。在所有这些早期参与电影制作者和放映商中,有一位号称“电影魔术师”的优秀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从前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是海潮一点一点把它推向远方的:月亮在地球上引起的海潮使地球渐渐失去了自身的能量。”这段卡尔维诺在宇宙奇趣全集的开头,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在乔治.梅里爱的那部《月球旅行记》里,这个魔法师一样的导演,把就在我们头顶的月亮,想象成一个独立的地外文明,在当时极为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一帧一帧的给胶片上色,运用最古老的机械动力原理,把“魔术”舞台化电影化,在空间上足以以假乱真的把观众带入月球。这种大胆的想象和对这种想象的实现的痴迷真是让人感动。
《月球旅行记》里的月亮,就这样展开在荧幕上,它有着一张巨大的凹凸不平的脸,有着来自原著民的挑战,当一群物理学家击退这些外星人时,他们的身体会爆炸幻化成一团烟雾,据说这里梅里爱采用了停机再拍的技术。情节的设计和奇妙大胆的想象,让人忘记了问,这群人去月亮上究竟要做什么,此时此刻的观众不需要解释,因为魔术就是电影本身。这位在今天有着巨大声誉的导演,在他的时代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反而因为不懂经营,痴迷拍片,最后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剧院,赔尽家产,甚至于很多作品都付之一炬。这位天才和勤奋的电影魔术师一生苦涩遗憾多于认同。
“电影之所以有趣就因为它是一种手工的艺术”,在梅里爱的心中他最想分享的大概就是游戏般的愉快吧,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罢,对电影这片黑色森林痴迷和执着,分明是电影史上最忠诚的影迷啊。

© 本文版权归 WellIgoto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