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看這本就夠了》
1. 設計與市場具有密切的關係:一方面,市場制約著設計;另一方面,設計也創造市場。
2. 哲學家曾經指出:人是文化的動物,就是說人與文化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和意義。文化是人的產物,人也是文化的產物。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造就著人。
》“新艺术” 运动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席卷欧洲与美国,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 一次设计运动。
》象征主义艺术是19世纪末的一个非常显著的艺术运动流派, 这个艺术流派 对“新艺术”运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维也纳“分离派”重要的画家古斯塔 夫·克里姆特的作品(图2-11),法国设计家艾米里·盖勒(Emile Galle)的玻璃 器皿设计(图2-12),都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特色。
現代主義設計運動
立體主義
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也深受塞尚的作品和格言的影响。 毕加索把塞尚的设计哲学与他自身对于传统非洲艺术的理解结合 起来。他的绘画和雕塑促进了立体主义的发展。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 毕加索的里程碑式的绘画作品《亚维农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 ’ Avignon,图2-13)中,人体被分成了一些半抽象的形状。
/
未來主義
艺术家、平面设计师、字体排印师也在被称作“未来主义”的艺术运动中找到了新的自由。诗人、作家菲 利 普· 马里内蒂(Filippo Marinetti, 1876—1944年)在1909年发起了这场运动。他在撰写的《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 :“动作和光摧毁了身体的物质性。”
/
至上主義
在俄国,艺术家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1878—1935年)把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结合称作立体未来主义。立体未来主义追求碎裂和活力,它的精髓促使马列维奇创作了《至上主义的画作》(Suprematist Painting)。 至上主义是由马列维奇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 是“创作艺术中纯情感的至高无上” 的简称。 这一运动引起了一种艺术形式,完全摒弃了物体和表现性。
/
達達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中首次使用了机关枪、坦克、战斗机和毒 气。机械化武器开启了从未有过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杀戮的历史。达达主义运动正是 艺术家对于他们认识的已经疯狂的世界的回应。交替出现的创作视野, 包括讽刺、 不理智甚至混乱无秩序似乎是比逻辑和理性诠释这些无法名状的恐怖的更好选择。 达达主义者反对艺术中的所有传统和标准。达达主义的出版物和宣言全部由领袖特 里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编写, 宣称无论艺术代表了什么, 达达都代表了其 对立面。
/
超現實主義
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接近尾声, 另一场20世纪的艺术运动逐渐形成 ;超现实主 义的研究理论从心理学上讲基于图像, 尤其是那些引起轰动和震惊的图像。 西格 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的梦境分析为这场运动提供了 理论支持,潜意识成为了艺术家的新探索范围。美国达达主义艺术家曼·雷(Man Ray,1890— 1976年)的作品标志着从达达 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过渡。
/
包豪斯學院
没有其他艺术运动比包豪斯学院(建筑之家)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更直接 了。 建筑师沃尔特·格罗布厄斯(Walter Gropius)于 1919 年在德国魏玛创办的 这所艺术学校,其目标是要消除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之间的差别, 即把 艺术、手工艺、工业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设计价值。格罗布厄斯与包豪斯学院的 其他成员制定了一种设计方法,最终成为了20世纪艺术、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设计思路。
/
美國的現代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受到纳粹德国的迫 害,大批欧洲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家,比如包豪斯的 核心人物格罗皮乌斯、米斯、纳吉,艺术家杜尚、蒙 德里安,以及包豪斯优秀的学生布丁等人先后来到美 国,集中从事设计与教学工作。源于欧洲大陆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中心也移到了美国,并且与美国 工业设计界所崇尚的为企业服务、注重经济效益和市 场竞争的实用理念结合在一起,在设计风格上,反对 过分的装饰,追求形式简洁,注重功能化、理性化和 系统化。
/
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也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是战后最有影响的平 面设计形式。
/
後現代主義
后现代主义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顾名思义, 它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 如果现代的各种主义,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共同目标是发现最终 的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则表明的是对这种真实信仰的终结,而倾向于用一种从不 同来源中发现的更具开放性的、没有简单答案的方法。
3. 图版率:
所谓高图版率,就是指版面中的图片占据了大量的面积,成为了画面的主导元素。
低图版率就是指图片在版面中占据的面积变得 相对较少, 此时, 文字内容自然就变得丰富起来。
所谓适中的图版率, 简单来讲就是在同一版面 中, 图片与文字要素在面积比率上呈现出1 ∶ 1的情 况。
4.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对消色物体来说,由于对入射光线进行等 比例的非选择吸收和反(透)射,因此,消色物体无色相之分,只有反(透)射率 大小的区别,即明度的区别。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黑色和白色属于 无彩色。在有彩色中,红橙黄绿蓝紫六种标准色比较,他们的明度是有差异的。黄 色明度最高,仅次于白色,紫色的明度最低,和黑色相近。
5. 格式塔学派(Gestalt Theorie), 是20世纪初期起源于德国的一个重要心理 学流派。Gestalt在德文中意指“模式、形状或是形式”, 如果是用在心理学上, Gestalt则代表“整体”(the whole)的概念。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 在进行认知行为的时候,会自动将形状中缺失的部分填满,进而认识此形状完整的 一个整体, 因此格式塔学派也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6. 格式塔视知觉原理
(1)主体及背景关系;(2)邻近定律;(3)相似定律;(4)延续定律;(5)对称定律
7. 格式塔的应用规则
(1)重复;(2)连续;(3)接近;(4)终止;(5)分割
8. 一件事物就是它呈现出来的样子—设计师要让事物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
9. 对称产生于自然—只需看看我们 的身体就知道, 但并不意味着对称是设计的好 方法。 对称的视觉布局一般呈现为静态, 极少 表现出动态。 更糟糕的是, 对称的布局会使整 体不对称的图片材料显得笨拙, 并限制了设计 师处理本来不想做对称处理的内容的灵活性。
10. 交互设计是一种超越技术性,能够以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经验为中心去考量的大智慧,其终极目的,在于创造出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完美联结。 交互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界面设计、软件设计、人因工程、人机互动、信 息工程等等, 都需要用到与交互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
11. 年轻交互设计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所有的使用者都当成是专家,因 为交互设计师很容易将自己对于产品或界面的了解,直接投射在使用者的身上,这 种情况,在软件及网络设计方面最容易出现。另外一个极端,则是太过于倾向初学 者的设计。
12. 知名软件设计师亚伦·库伯(Alan Cooper)如此表示 :“我们的目标,既不是 去迎合初学者,也不是去强迫中级使用者成为专家。我们的目标有三个层次 :让初 学者快速而且轻松地晋升为中级使用者 ;小心不要为有企图成为专家的使用者留下 任何阻碍 ;最重要的, 则是要让留在核心的这些中级使用者开心。
13. 让交互产生积极效果的四大模型
(1)对谈式
(2)操作式
① 实体对象的操作;② 直接操作 (a.以实际动作取代指令并且能得到立即的反馈 ;b.新手能够透过相关经验的转移,来快速学习基本操作方式 ;c.久未接触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回想起操作方式。);③ 透过实际物体来操作虚拟物的互动
(3)指令式
(4)浏览式
① 虚拟空间中的浏览;② 实体空间与数字信息空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