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科普:《科瓦奇讲植物、动物、天文与地理》

步印文化出品的这套书,软精装设计,封面简约且小清新,迥异于市面上常见的科普书,是台湾翻译的繁体版直接引进的版本。 《科瓦奇讲动物》

按照科瓦奇的观点,9-10岁的孩子已经认知到动物基本与人是不同的,开始意识到“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不同”,这个时候是了解动物比较好的时机了。
这本书与其他动物类科普作品最大的不同,是把动物按照头部、躯干和四肢进行分类。虽然没有罗列很多动物,但把挑选出来的几个动物都介绍得清晰明确。更重要的是,科瓦奇并未去谈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他始终在尝试以动物与人类相比较的方式来影响孩子认识动物。比起动物,人类有着高度进化的大脑,而人类之所以在动物之上,是因为人类可以直立行走,双手能自由活动,这双手让人类不仅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也能够服务他人。
介绍动物的同时,作者不时穿插一个相对真实的动物小故事,这是让孩子保持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比如介绍海豹的时候,说到海豹是唯一像人类一样流泪的动物,然后就讲述了“法尔小姐宠物海豹”的故事,让人不由想起苏格拉民间关于海豹人的传说,还有图画书《长大后我要当海豹》。“印度象坦布的故事”会让你一下子记住了被驯服的大象会背叛自己的族群帮助人类对抗野生大象的奇怪状况。
另外,除了介绍乌贼用了彩色照片作为插图,其他动物图片都是篇幅不大,不同绘者手绘的精美插图,风格类似于《动物博物馆》,精致而干净。
《科瓦奇讲植物》

《科瓦奇讲植物》这本10-11岁五年级的孩子读正好合适。华德福教材里最赞的部分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兼具之美。这本书真正体现了华德福教育中艺术和科学不曾分离的教育理念。
虽然讲的是植物,但是没有按照传统植物学书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来介绍,而是把不同植物类别按照人类成长的不同阶段来类比。比如菌类像刚出生、睡着比醒着多的婴儿,而藻类则是刚开始学习站立和说话的学步儿;地衣则是奇怪的小孩。作者不去讲“进化”的概念,但却能让读者体会到植物的演化和发展。
植物的介绍从不开花的植物到开花的植物,然后到草和树木,在这中间穿插介绍的对植物最为重要的,光与温暖的孩子--蝴蝶和蜜蜂。
整本书语调温润亲切,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行文中充满想象力的类比和拟人化表达,让它与常规的植物科普书阅读感受完全不同,这应该是融入了所谓的大自然美感教育的效果吧。另外,植物这本的插图我最为喜欢。依旧是精致干净的复古风。
《科瓦奇讲天文与地理》

地理这部分是六年级的课堂笔记,因作者在爱丁堡教书,内容特别强调了爱丁堡的地理。这种定制地理课本的感觉,实在令人艳羡不已。如果我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能先了解自己的生活地和居住地,让地理知识真实而且可接近了,在此基础上再去了解更大的世界,没准对地理的兴趣更浓。
几十页的内容主要谈到了岩石,从花岗岩、玄武岩到石灰岩,有具体的火山喷发,也有地震引发的剧烈地质结构变化,这中间也提到了铁匠之神埋伏尔坎和塞拉匹斯神庙。这是科瓦奇式的叙述,“不论是石头、山脉、河川、星空,都有自己的故事。”
天文的部分除了介绍日月星辰、天文历法,还提到了一些创建天文学的伟人们,比如毕达哥拉斯,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等。伟人的介绍这部分故事性比较强,也算是对科普部分难度的一个调剂。
建议6年级或初一的孩子阅读地理部分。对地理或天文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年龄小也可读。

这套书的作者查尔斯·科瓦奇在爱尔兰的华德福学校任教20年,书籍内容均来自于他的课堂教学笔记。此套书也是华德福教育的经典科普书,读惯了DK风格科普书的孩子,换个口味,做个对比阅读,也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