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日记day3
2020-3-22日 黑茶日记Day-3 窗外下着雨,原本今天会喝一款白沙溪黑砖茶,但是下雨天的心境十分向往干燥,把金湘益又搬了出来。
雨晴看我写黑茶日记蛮感兴趣,昨天我就把金湘益掰了一坨给他。撬开的面,十分均匀的分布着这些神奇的菌,散发出的香味像奶奶的米缸里的竹苼子,又像象征丰收的米糠,农村里打完米总是会打出一筐米糠来,细细的轻轻的柔软的粉末,手掌按上去留下痕迹的游戏是童年的可爱记忆。
今天只洗了一道茶,投茶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茶汤内含物多一些,显得并不是那么清澈透亮,喝起来很丰富的层次,那个小小的酸味还是有,但是很快被甜味覆盖。
努力的想把金花在茶汤中的样子记录下来,放大看像一个个的小鱼籽,黄得明显。
茶汤温度下来再闻,闻到些许药香,这个香气和白茶不一样,是混合了干燥木头的一种形容。如果一定要一个画面,那就是一个老医生的干燥的双手。
今日之体重到了114.5,真是无视我的诉求。
泡到第四泡,碗底的汤明显色浓了几个度,茶梗浮在表面。在敲这些文字时候时常能听到自己和自己说话,有一个说“你快点学会拍视频呀动图呀”,又有一个说“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现在喝一泡茶不是随意喝不是短时间喝,是要三个小时,观察拍照记录想像生动体会的过程,一天为什么不是48小时呢?
我时常也能听到一个名词—挂壁香,其实就是这些小小露珠挂在杯壁上,反复的被高温不断蒸发凝聚而产生的丰富香气,但是并不会像干茶那么干燥而悠长,吸不进肺里,但能短促的体会到。
反反复复冲泡了十几次,越到后面泡的时间越长,等待是喝黑茶的惯常形态,匆忙喝不出他的韵味。
然而等,等春天茶树爆芽,等疫情融化,等孩子长大,等将来有时间,我们不都是在等吗?慢一点也没有啥不好的,还有可能更快到达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