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怪诞行为学4第五章:越疲倦,越冲动
在压力比较大的日子里,我们往往经不住诱惑,会选择那些不健康的食物。
1.选择水果还是选择巧克力蛋糕?
为理性和欲望间的紧张关系做了一次有力的证明。
如果大脑中负责协商思维的部分在想别的事,人们则更容易受到诱惑。
他们想验证同时思考很多件事情是否会使人们抵抗诱惑的认知空间减小,从而更容易屈从于诱惑。
那些经过小车时头脑里想着“35”的人比想着“7 581 280”的人,更容易选择水果。
其大脑中的高水平思维能力被占用了,他们抵抗其本能欲望的能力就降低了,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马上选择了诱人的巧克力蛋糕。
2.疲惫的大脑
当我们负责协商推理的思维被占用时,冲动在支配我们的行为方面占了上风
提出的“自我耗竭”理论。自我耗竭的基本思想是抵制诱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精力
自我耗竭还解释了为什么一到晚上我们就很难自控,这是因为一整天的努力工作使得我们感到疲惫,所以一到晚上,我们就更容易屈从于自己的欲望(吃夜宵就是抵抗了一整天的诱惑后最容易做的事)。
释裁决委员会更容易批准当天的第一批假释和午休后的第一批假释
但做了一天艰难的决定后,法官的认知负荷已经很重了,他们更愿意做些简单的决策,即遵从默认决定——不批准假释。
3.压力大的人更容易说谎吗?
萨曼莎之所以疯狂地吃东西,是因为有位英俊的男子搬到了她的隔壁。如果她还是单身,她肯定会追他,但她此时已不是单身。她意识到,她把食物当成抵制诱惑的手段。
在某方面给自己压力过大的人,在其他方面其道德感会降低吗?
所有对你施加压力的这些小行为将使你有更大的精力耗竭。
我们发现精力耗竭的人和非耗竭的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力相当,这就意味着耗竭没有降低他们做数学题的基本能力。
那些在短文中不能写“x”和“z”的人在粉碎矩阵任务的答题纸后,多多少少都会作弊,他们自称做对的矩阵问题往往比实际情况多1个。但经受了不能写“a”和 “n”的参与者,在粉碎机条件下的表现就更糟糕了。他们声称自己正确解决的矩阵数比其实际解决的多了3个
结果表明:任务的负荷越大,精力耗竭越多,参与者就越容易作弊。
如果你的意志力下降了,控制欲望的难度就会增大,这种难度最终也会降低你的诚信水平。
4.为什么一到期末考试,学生们的亲人就纷纷离世?
学生的奶奶们非常关心他们,因为担心他们的考试结果而去世。这种说法的确解释了为什么在利害关系上升时,尤其是学生的学术前景一片暗淡时,更容易发生不幸
由于对考试或论文答辩缺乏准备,奶奶去世可能是学生为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对老师撒的谎,他们的奶奶其实还活得很好。
5.“绿色”这个词是什么颜色的?
自我耗竭会使我们的部分理性和道德感降低。
一组的意志力有所耗竭,而另一组的意志力则没有耗竭。史楚普作业。
处于非耗竭条件下的参与者,词意与颜色是匹配的,即该词所表示的颜色(如绿色)也是用这个颜色(绿色)印出来的。
耗竭条件下的参与者得到的任务指示与上个实验相同,但词语列表有一处明显不同,即词语的印刷颜色与其本身所代表的颜色含义不匹配(如蓝色这个词被印成了绿色,而参与者要说“绿色”)。


我们要努力抑制住下意识的反应,不说出词意,而要说出词的印刷颜色。
你常要压抑住自己快速本能的反应,要努力说出意识到的(且是正确的)那个答案,你也因此感受到精力上的耗竭。
耗竭条件下的参与者更容易选择会诱使他们作弊的气泡膜
6.没有人能抵挡住所有诱惑
这使你的购买冲动备受压抑,而这种冲动会逐渐瓦解你的意志力,因此当天晚些时候你就极有可能陷入诱惑的旋涡。
若这一天我们做了很多复杂的决策(多数决策都比说出“名不符实的颜色词”更复杂,给人的压力也更大),就会发现自己游走于冲动和理性之间。
很讽刺的是,每天控制冲动的简单行为却削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容易受到诱惑的影响
当我们面对诱惑时,理性的人有时也应该屈从于诱惑。为什么呢?因为理性的人这样做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有太多消耗,能对将来的诱惑保持足够的意志力。
了解自我耗竭还意味着每天早上在没有耗损自己的精力时,我们就应该(力所能及地)面对需要自我控制的情况,如相当枯燥的工作任务。
当我们发觉很难逃避所受的诱惑,就应该想到最好的办法是在我们陷入更深的欲望之前及时脱身。
理性自我放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