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感悟 | 好一碗腌笃鲜
馋腌笃鲜好多年了,一直迟迟未动手,等到想起来时,却过了应有的时节。一日闲逛菜场,发现春笋已经悄悄上市了,掐指一算又到了吃腌笃鲜的季节。作为一个厨男,在嘴馋时一般都喜欢自己解决,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可以体会到动手的乐趣,有时甚至还可以赢得一片赞誉,可谓一箭三雕。
五花肉、咸猪腿肉,放入冷水锅中,待水烧开,捞出洗净。春笋切成滚刀块,与百叶结一同焯水,去掉涩味和豆腥味。取一只砂锅,倒入冷水,锅内放入五花肉块、咸肉块、姜块、葱段和花雕酒,大火烧开,中火慢慢炖,肉半熟时,再放入笋块和百叶结,直至肉块酥烂。上桌前,取出姜块和葱段,一锅咸鲜味浓的腌笃鲜就做好了。
我还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饭,那会大人都下地干农活,到了饭点才会回来,而且又累又饿,只想坐下来歇一歇。寒暑假的我闲置在家,做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身上,去菜园子摘点辣椒、豇豆,从咸菜缸里抓出一把雪里蕻,再拿两个自家老母鸡生的蛋,简简单单的一顿午饭就完成了。大概我天生就是爱下厨的料,所以乐此不疲。
但是我对吃却没有什么太高要求,咸一点淡一点都可以,老一点嫩一点也能接受,也没有忌口的食物,除了咬不动的石头,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家里的剩饭剩菜都是被我承包了。在朋友圈子里,也留下了什么都爱吃的恶名,人称火锅清道夫、零食终结者。
作为特别喜欢美食节目的我,经常一看就是一整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像井之头五郎一样,寻找各地美食,然后在小巷子里开一家深夜食堂,看着食客们心满意足的表情,我露出老母亲般的笑容。有段时间,我也真为此事付出了行动,和自己约定好每个星期下两次馆子,坚持了几个月后,看着慢慢变小的衣服和余额清零的银行卡,只好作罢。
对于爱吃爱做这件事,除了让我的身体日渐发福以外,对我的人生还是颇有收益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获得了更多的人生体验。比如说,每到一地,必会去当地的菜场看看,在市井街头才能发现最接地气的生活,我作为一个外国人,跑到别人的地盘上,气定神闲地挑挑拣拣,这比逛完一个景点更有意思。又比如说,如果看见谁吃兰州拉面不放香菜,吃北京烤鸭不放大葱,吃云南米线不放花椒油,我会打心里为他感到可惜。
对于爱挑食的人,我常常感到不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吃的东西,吃了又会怎么样,既不会上吐下泻,也不会天崩地裂,却非要像个孩子一样拒绝。出于愤怒,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挑食是现代人最无能的个性宣誓。一张饭桌上,别人吃得高高兴兴,只有你迟迟未动筷子,再三询问后,你不吃香菜,不吃大蒜,也不吃牛肉,你虽然饿了肚子,却可以赢得别人惊讶的眼神。当你无法在智力上、在长相上显得与众不同时,挑食是个很好的关注点,时间久了,自己的圈子里就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XXX不吃香菜,不吃大蒜,不吃牛肉,每次和别人在一起时就可以得到额外的关注。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对那些挑食的人常常露出鄙夷的目光。直到有一次看到一份研究,说不吃香菜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对香菜中醛类物质特别敏感。原来挑食不仅仅是因为矫情,我这才释怀了些,等我再次遇到挑食的人时,甚至对他们有些同情。
-
半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4 2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