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斋札记(二)
我似乎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偏激的成分。这样的我,似乎很容易变成一个“主义棍”,偏激的宗教信仰者会被称之为教棍,这样的说法放到我这也许就是“主义棍”吧。
我可以说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当初受政治材料的影响。这或许是我唯一能系统学习的政治思想,而我也确实无法摆出实际的证据驳倒马克思的主张,因此也就选择了它作为我的信仰。但是我却并不能把它运用起来,很多时候我还是形而上学地看待问题,孤立,静止,片面,看到有人主张与我不同就会大加挞伐,从一个人某方面的行为推断这个人所有的行为和主张,无条件支持己方的观点等等。比如前一阵子的同人作品案,肖战粉丝和AO3使用者都有自己偏激的一面,我支持同人作者,所以我曾经认为肖战本人凉透了就是最好的。可是事实上他凉透了也能把AO3还回来吗?不是的,这件事其实更应该推动分级制度的建立,更应该推动网络审查规则的透明化。很多这样的事件,我们愤怒,我们指责对方,但指责过后却不思考该怎么办,最终都变成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罚酒三杯下不为例。某种程度上,我这偏激的特性,或许也助推了这种结果的产生,我实际上也成了借刀杀人的那把刀。
我知道人无法做rational person,因为这样的人和机器没有区别。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减轻自己身上的偏激成分,因为不是人人都偏激。我时常觉得自己任不重但道远,因为我这样的积淀撑不起我将来的任务,抱持着这样的偏激想法也走不远。想要做法治之光,还是要多读书多经历。也许我看一圈哲学思想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也许我读的书也会更加坚定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金不怕火炼,我不应该害怕接触其他的思想派别了。
最后还是以罗翔老师的话警示一下自己:“不要给一个事物附加不必要的价值。”因为附加不必要的价值确实会让人偏激甚至疯狂。
愿我常保理智,愿我不再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