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自我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
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
2、局部缺血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
3、营养障碍期:皮肤粗糙、寒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4、坏死期:除静息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
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脚呢
1、患肢护理: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应避免用热水袋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取合适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
2、皮肤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先用手试水温,勿用足趾试水温,以免烫伤。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以免造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加强创面换药,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患肢疼痛,患者大多采取被迫体位,骶尾部皮肤极易发生压疮,应加强皮肤护理,必要时应用气垫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