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我看到了这些

俗女养成记,是在豆瓣上看到评分很高,然而片源却不是很好找。最近台湾的电视剧可是挺有意思,属于小制作大道理的那种电视。这部戏没有豪华制作,非常的接地气,简直就是生活的缩影,搞笑之余还有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主角是名女性,阿玲,从小生长在一个医药家庭,在台南的乡镇上生活。从小在友爱的和谐的家庭中长大,有小时候的玩伴,鬼屋,写情书,学钢琴,有亲戚家小孩子之间的比拼,妈妈和姑姑之间的暗暗较劲,做饭都要穿高跟鞋,有奶奶的偏心,有小叔的乱赌不争气,有二姑的自我,不被逼婚,有爸妈之间的赌气,有坐着公交去学钢琴,有领居间的问候,有妈妈闺蜜们的广场物,太多的细节了,妥妥的生活原样。
阿玲读大学,去了台北,毕业进了一家公司工作,已是38岁的她还是剩女,没有结婚,有固定男友,同居四年,职务是老板的秘书,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做,工作要做,老板的私生活吃药,吃药膳,找小三,服务小三,一堆烂事,每天都在鸡毛蒜皮中度过。有个男友还属于妈宝男的那种,本来准备结婚,但是结婚前的筹备状态中,发现和婆婆有太多的不同,男友却没有主见,阿玲 发现这样下去会不开心吧,索性分手回到了老家,待业。
我觉得大多数女人没有这个勇气,要是我估计就会先结婚,然后再想办法大战婆婆,但是阿玲没有,她比较遵从与自己的内心。回到家里后,以前的客户给阿玲介绍工作,跨国集团,待遇不低,但是看到家人们给自己拍的大学生活警示录的时候,自己果断放弃了工作,回家去,和发小在一起,结婚。这部戏最大的点就是做自己。
我从这部戏里看到了什么?
一、大城市的苟且偷生or回到家乡明媚做自己。太多的人喜欢大城市了,喜欢城市的繁华,为了房子,光鲜亮丽的生活而努力着,殊不知大城市也有破房子,也有背街小巷,也有底层生存的人们,大学毕业后,一方面无法放弃自己儿时的城市梦,拼搏一番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普通人,比自己优秀的人多很多的。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大城市,心里的那种焦灼和矛盾,无力感都太清晰了。故事里阿玲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不怕失业,不怕嫁不出去,打翻常人的路线,只守着自己的内心。
二、何为成功?我估计太多的人想拥有金钱,事业,地位,光鲜亮丽的生活,但是那只是少部分人群可以拥有的,所以人人都想成功,争得头破血流,却很少有人能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什么样的自己,短短一生,要不要随大流,要不要出人头地,要不要那么跟着名利走?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我终于知道,上了年纪的父母喜欢让孩子考公务员,做安稳的事情,过平淡的日子,平安喜乐是一生的夙愿。《红楼梦》的元春说皇宫是个见不得人的地方,因为有权力斗争,离开的家,离开了父母姐妹,再多的皇权富贵也没有意义,感受不到温暖,《琅琊榜》里梅长苏说,希望庭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平安开心的过一辈子。富贵有富贵的麻烦,权力有权力的黑暗,皇城内的风从来都不会停,因为那是权力的集中地,大城市的繁华是因为那是名利场,先想想自己想要什么,再去追逐。阿玲就是想清楚了,自己爱父母和家庭,喜欢自己的家乡,想过纯真的生活,索性离开大城市,不过白领日子,回到家乡买下鬼屋,做自己开心的事情。
快乐是什么,你想过十年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吗?来自灵魂深处的叩问。一句话让陈嘉玲离开职场,离开高薪,回到家乡过自己的快活人生。
买下鬼屋,其实就是和小时候的自己说,没什么好怕的,勇敢一点。
三、一辈子其实很短,做自己才不亏。陈李月英,陈嘉玲的奶奶,60多岁了还要参加卡拉OK大赛,唱的是青春梦,说是唱给自己听,告诉嘉玲,自己想做自己,想做李月英。而不是谁的谁。无论多大的年龄的女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梦,心里都住着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想。那一刻站在台上,唱自己的梦想,真的很感人呐。告诉自己的孙女,要勇敢做自己。
四、家人是这辈子的底气。这部片子,没有刻意的营销,没有美女,帅哥,有的是真实,细小琐碎的生活,温暖的亲情,是生活的糗事,是小时候的记忆,是午后的阳光,是乡土的气息,奶奶的搞怪,爷爷的疼爱,他们之间的小矛盾,拌嘴,临去上学前,全家人录视频,担心这个,担心吃不饱,担心遇见坏人,都是担心,天下父母一样爱孩子,不想孩子怎么样,只要平安健康就好了,满满的都是爱,非常有爱的家庭,热热闹闹的,吵吵闹闹的,日子嘛,平淡真实,琐碎但是幸福,平凡但是知足,原生家庭的爱是一个人一辈子行走的勇气,陈嘉玲那么敢,因为自己有这么温情的家庭做后盾。那个永远都在等着你,为你开着门,亮着灯的家就是她的底气。
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什么时候忘记了,一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跌倒后还可以站起来,做梦了还可以醒过来,你又是什么时候忘记了,一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勉强自己,没时间讨厌自己。勇敢做自己,快乐开心最重要。
-
S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2 17: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