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究竟差了男性多少?
《东宫》里小枫的一跳,枉死的百姓终究是枉死了,那养育呵护她十数年的亲人在破国灭族之后还要再经历一次丧女之痛,恐怕就算到了地下父母都要难阖双目、恨自己怎么养出这么懦弱的女儿吧?

记得小时候看武侠片,主角也大多有国仇家恨的身世,长大后皆快意恩仇、大仇得报,可转念一想,那些主角尽皆是男子。
小枫是公主,西州的黎民百姓用汗水供奉她十数年,得到的不是死得其所,却是饮了忘川不够、还要放弃自己性命的小主人。
这样的主角看下来,总觉得不对胃口,比起印象里的英雄们。
不禁想起翻拍最多的《倚天屠龙》。明教是元朝的眼中钉,赵敏身为郡主,却追随张无忌,抛弃了父兄背弃了民族。不仅舍家,甚至叛国。但巧的是,和小枫一样赵敏也是备受观众喜爱的女主角。

从九十年代的《倚天》到如今的《东宫》,二十年过去,一切好像都有所更改,但又好像没有变化。
影视剧往往投射出编剧内心的幻想,一部剧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迎合了大众,那些受观众欢迎的角色则反映出一个时期大众对自己本身的期望值。每一回国产剧出了什么不受待见的女主时,B站上总会有人立刻追思TVB电视剧里的女性角色,因为在她们眼中,那代表着独立、理性与事业有成,这似乎是当今社会对女性的期盼。

但倍受欢迎的港剧里爱情至上的女主角仍旧不少,止是没有大陆剧的傻白甜那般直白,比如《上海滩》《黄浦倾情》《大时代》《天地男儿》《创世纪》……就拿豆瓣评分最好的《大时代》为例,李丽珍不顾丁孝蟹是自己杀父仇人的儿子、不顾家人的反对仍然与之相爱;不过最离谱的还数《黄浦倾情》,女主甚至原谅了有杀父之仇的张智霖最后喜结连理撒花。

如果没有男主相同情形的不同处理作为对比,或许还能说,编剧是信奉爱能宽恕一切的信徒。可丁孝蟹在父亲被判死刑后心狠手辣地下令摔死李丽珍及其姐妹作为报复,张智霖在得知一块长大的兄弟意外炸死了自己的父亲时毫不犹豫地开枪追杀。同样为人,编剧是硬生生地在家仇面前创造了男女之别:男人为父母而牺牲爱情,女人却为爱情舍弃了亲情。
和《倚天》里一直备受赞誉的赵敏一样,以上女主的做法在观众们那儿也鲜见指摘批评。这似乎说明了某种问题,也许观众们讨厌的“恋爱脑”,止是针对愚蠢的“恋爱脑”而已,但是假如女主聪明(或者“正常理性”),爱情至上也不是个事了。
说个题外话,大约七八年前,我在百度上看见一个提问,网友想找人给推荐一本无CP的女主小说,得到的回答全是有CP的,还有人挺不解地问“无CP多没意思”。
亲爱的,爱情还是挺有意思的,但不是非有不可啊(当然这和本文的主题没太大关系)。
除了亲情之外,不顾友情的女主也非个案了,比方号称TVB最虐心的《刑事侦缉档案四》,唐心如就撬了二十年好友未婚夫的墙角,但依旧是个令观众们恋恋不忘的角色。
不过比起前面提到的民族之间的对立,舍家负友只能算对不起“小情”,前者才是有负了“大义”,还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最为看重的信念。可不管是黄金年代号称盛产独立女性的TVB,还是素来讲求“匹夫有责”的大陆,具备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或是立志干出一番天地的女主都屈指可数(和男主比起来概率小的几近于无)。其实少有也无妨,但为一名衷情的异性而失节义,令观众老爷们同情欣赏多过反感,便是一桩奇事了。
这让笔者想到前些年的女主军旅小说《阿麦从军》,三位男主中,人气最高的当属一位与女主对立的敌国将帅。曾经好奇,问她们为何隔着国仇也支持这对,得到的回答是“因为那是真爱啊。”
不知说什么好,不过当时还是回了一句,“在国家生死存亡面前,风花雪月重要吗?”
想唠叨的还要算上《步步惊心》。作者好像是北大的高材生,咱就算碰不上一夫一妻,也争取做个古代的正妻吧。可若曦一直周旋在几个有妇之夫的阿哥之间,若记忆没有出错,她对做妾也是听其自然的,似乎从未花时间思考一下怎么才能让自己嫁一个普通贵族,做正房太太。看来我朝男女平等的教育还需加强。

看到这儿估计各位也明白了,其实笔者就是借这篇文发发牢骚,看的电视剧小说太多,但怎么让人这么可气呢。
说回TVB,另一部更为耳熟能详的则是《金枝欲孽》,由其开始,宫斗剧、宅斗剧成为卫视的常客,超高的收视率反映出聪明的女性最能博得观众的青睐,就像现在每当一部剧在屏幕上问世,评论都会围绕着女主的IQ转。这已成为鉴别好剧与雷剧的重要指标:一旦女主聪明,则响应者云集。却鲜少有人问及女主是否有自己的事业,更无需说是否有远大的志向和信念了?
还是说,身为女主,我们只需她聪明便足够,就如同金庸笔下的赵敏,机敏得令人可以原谅她为了一个男人转投敌方阵营的做法。
既然说到了赵敏,不如再多补充一句罢:假如金庸把她写成良心发现、因为厌恶元朝的暴政才帮助张无忌,那她便是古往今来少见的义女子,一个人若能脱离民族的立场秉持良心做正确的事业,那就是称她为“伟人”都是不为过的。但在爱上张无忌前,她对大元的残虐是没有丝毫反感的,并且打小便给父亲出谋划策,为自己高贵的身份而得意。后来她的转变纯粹止是因为爱情,因为喜欢了汉人男子,为了赢得他的喜爱才放弃作恶。试想一想,假若她喜欢的不是张无忌,而是某个蒙古男子,她依然还会是那个诡计多端的大元郡主。
显然是否站在正义一边并不取决于她自己的意念,而取决于她的爱人。
相比电视剧,小说对男女主的期待差距就更远了。首先从大佬说起:金庸笔下的女性角色色彩斑斓,可再如何厉害都逃不脱一个情字,如林朝英至死执念王重阳,如黄蓉本是东邪小魔女,自嫁郭靖便一生追随郭靖的事业,如灭绝、李莫愁更是为爱扭曲了心理。在男作者中,有口皆碑尊重女性的金老爷子尚且如此,他人所创更是难离其宗。试看网文男频里占据主流的后宫文,女主角多半就是个物品,别说毫不在意与她人共享丈夫,甚至被男主破国的公主也会死心塌地地爱上对方,还有许多母女供事一夫的、从小养成的、……可见半个世纪过去,男读者对女性的期待依旧不是平等的人格,在他们大部分人的眼中,女性仅仅是依附男性、没有独立思想的、不完全的人。
但是女频里,稍聪明的也能叫“大女主”的现象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我试着换个性别想象了一下:一个男子,日常生活很聪明,很通人情世故,但是没有事业,这样的男子会被叫做“大男主”吗?
很搞笑是不是。因此,为什么同样的称呼,男女的要求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
所以那些聪明的后宫宅斗冠军真的能被称为“大女主”吗?我是不认同的,因为若我们承认男女应是平等的个体,那么“大女主”的定义至少应与“大男主”类同。因此,她们并不仅仅是聪明这么简单,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素。
比方,中华民族一直讲求“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杰出男性的衡量标准之一,那为何不能拿来作为杰出女主的尺度之一呢?男频小说虽然物化女性,却大都致力于改造世界,格局不算小。反观女作者的小说,大部分无法赋予笔下女主为国为民的责任心。或许有人质疑怎么能指望古代女子干出一番大天地来?
这是在说电视剧和小说,作为虚构的世界,如何发挥取决于作者自己。若没有金手指,男频小说的那些屌丝主角们还真能在古代呼风唤雨不成?
还不都是靠想象。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男作者就能想,女作者就不敢想了?
何况,真实的历史中也不乏杰出的女性,不乏独领风骚的女性,不乏为国家牺牲一切的女性!
不管是二十年前网文刚兴起那疙瘩,还是现如今,女频文的主线都是“恋爱”,要不就走收拾渣男和极品升级爽流线;在百度上搜索“心系天下的女主小说”,找了一圈也只看到“她,高贵身躯,昂首傲视天下”……
你们是不知有秦良玉国难踏烽烟女子得封侯,不知有柳如是纵风尘犹铁骨士大夫所不及,不知有秋瑾舍富贵家梁为革命而亡,不知有郑念十年动荡抱守真理未曾屈就……
所以才会认为,人的高贵是生来的,而与志向与能力无关。
若观众娘子们、读者大爷们对女性角色的志向与抱负毫无期盼,对超出一地鸡毛、四角高墙的格局毫不在意,那当今时代,意识上尚且无平等,又何谈实质上的男女平等。
零零碎碎一大通,最后,以秋瑾先生的《勉女权歌》为结吧:
如果有一天,对女主的探讨不仅停留在聪明与否,也盼她心系家国,志向高远,或许才不负百年前先生所期那般:
“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民国女杰期无负。”
诸君,责任上肩头,期无负。

-
长安1993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6 21:50:33
-
我真的没事的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8 19:32:37
-
绿雀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1 18:00:06
-
Paticle_Wa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5 16:42:31
-
不锈钢春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02:54:01
-
豆友22344364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3 19:43:25
-
法外狂徒李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1 21:50:35
-
October的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3 15: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