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Let it be
去年三月份的时候莫名的发了一身湿疹,爆发了一个多月才好。
今年三月的某一天,突然洗澡时候摸到右边乳房一块凸起的肿块。心中咯噔一下。去年体检时候就说有乳腺结节,医生还说要去医院检查,如果变大要考虑手术。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也没去医院凑热闹。现在一下子到了可以明显触到的样子,加上之前看到的种种乳腺癌的文章,一下子涌起了许多莫名的恐惧。
尝试简单的用google给自己科普了一下。才知道,虽然基本没什么胸,但小的胸部因为乳腺密集程度高,比大胸更容易有各种乳腺结节的疾病。才知道,原来甲状腺乳腺的结节和癌症都和内分泌有关,而且有很大的相关性,像自己这样既有甲状腺结节又甲减的就更容易产生乳腺问题。才知道,原来这些毛病和平时的情绪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整天焦虑和郁结那基本就是没跑了。
最正确最理性的决定当然是马上去医院检查一下,但可能在某些方面真是个思虑太多的命,没做好心理准备前是断然不敢去预约挂号的。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怎么办?种种情景一下子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放映了起来,拿着手机开始忍不住搜起来乳腺癌的症状和存活期限。
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面对死亡上。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还是挺怕死的。最近看《北野武的小酒馆》,有一段印象很深,北野武说他年轻时候非常怕死,因为“还没有过过有滋有味的生活呢“,不想就这么挂掉。有点好笑但仔细想想套在自己身上好像也有点成立。另一个发现是冷静的预演了一下自己癌症和死亡的可能性,发现其实比起害怕病痛,感觉最困扰的还是对父母的愧疚。生养小孩最原始的寄托应该就是在自己走的时候看到还在世界上留下了些印迹和希望吧。如果要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断然心怀歉疚的。对于朝夕相处的室友倒是(意外or意料之中的?)完全没什么牵挂,反正一套小房子,不多的存款差不多刚好能cover不多的贷款,最多有点没能走到最后的遗憾而已。
接下来了解到情绪和内分泌的关系后一下子又开始有些懊恼和后悔。这几年说实话情绪一直不太好。为了工作为了室友为了经济状况,不想细说,但想到与自己的健康相比,一下子觉得太不值当了。本应该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不该在有些事情上争强好胜,应当对自己和对他人都多一些宽容。如果这次能躲过一难,那我一定好重新好好生活。然后又问自己,为什么不是马上开始好好生活呢?
花了两周时间预演各种可能性,消化各种还没有到来的情绪。终于说服自己在手机上预约了最近一个医院的甲乳外科。最终说服自己是因为提醒自己,勇气是这几年来一直提醒自己的一个key word。瞎想这么多,关键在于要知道事实,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空臆想耗费精力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而不解决问题。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带着口罩步行到医院,测了五六次体温后见到了医生。直接开了个单子让做b超,以为要隔几天才能预约,没想到马上就能做,糊了整个胸部的黏糊糊的b超的胶,可以清晰的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竖着耳朵听检查医生对旁边做记录的医生的说话。可能就两三分钟的时间,感觉是那个起码有十分钟,开始也没听清,最后听到医生说两侧结节,分类三级的时候松了口气。至少应该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了。再回去找科室的医生确认了下,虽然结节有点大,但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处理的,注意隔段时间随检就行。
惶惶不安的三月,幸好是虚惊一场。
都说降伏其心是最难的,怎么能降服其心,最直接简单的就是得癌症。虽然没有得癌症,但我切身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智慧。死亡终究是必须要面对的功课。向死而生,我们在这世上的修行,最终也就是为了那个最后的moment。
承认有些事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觉察到内心深处对一些东西的优先级的排序。我可能刚刚跨过了中年危机的一道小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