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渔家海上
今日始读《东坡志林》,第一篇便是苏轼自海康始合浦,途中遭遇大水,桥梁大坏,水无津涯,也无复桥船,只能乘疍并海,并在途中夜宿于渔家海上。苏轼先生晚上却睡不着觉,他呼唤旁边睡着的幼子苏过,苏过却早已熟睡。果然,小孩子是事留不住心的,即使天大的事当前,只要时间一过,倒头便能睡着。哈哈,这不得不能说是一种小孩子特权,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幸运吧。
话说回东坡先生,此时的先生呼儿不应,只能自己出了船舱,这一天也特别,是六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夜晚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朵阻挠,天海连成一片,空中的繁星组成了一条耀眼的银河,闪耀的星星带来了无数光年外的信息。这是何等的壮阔,天地万物乃至宇宙是何等的庞大,又显得苏轼所乘的小船是何等的渺小。我们的东坡先生站在这绝景下也只发出了“天水相接,星河满天”的两句感慨,便叹息起来。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东坡先生现在也为自己接连遭险,出行受阻而烦恼叹息,更是担心自己在这小舟上不能安全返回,他抚摸着自己所著的《书》,《易》,《论语》,这些书可都是耗费自己心血所著且没有复本。想想写出《滕王阁序》的王勃也是在回家省亲的途中遭遇大风船翻溺水而亡。
那可怎么办呢?东坡先生攥着手里的著作叹息。也只能发挥发挥乐观主义精神了,相信好事多磨,吉人自有天象-老天也不会看着这么多著作还未发表就沉入大海。事后也确实如此,先生安全的去到了合浦。不得不说,以前只在诗句里见到苏轼旷达,乐观的形象,如今在散文里见到他,虽然不是天差地别,却也是看到了东坡先生真实亲切的一面。而且我觉得有时候遭遇绝境时怀着乐观精神去面对也不一定是坏事哈哈,要相信吉人自有天象。
-
何处無竹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9 16: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