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五十,在人间”
写于2019.1许巍上海签售会后
排了特别久的队,我小心翼翼地递上专辑——“许巍老师好”。“你好”。许巍认认真真地抬头看着我,满脸都是温暖笑意。之后的十几秒都跟做梦似的,签名、握手,我应该再说些什么吧?但最终只说得出一声谢谢。
“保重”,他道。依旧是笑容满面。
如果看演出也算是遥远的见面,那这是我第五次见到许巍了。他和我妈妈一样大,今年,刚过半百。

我很少称许巍为“偶像”,更不会称他为“男神”。我喜欢很多很多的音乐人,许巍是最特别的一个。如果听歌脉络可以绘制成一张图,许巍是具有转折意义的那一个点。因为他,我开始认同只有在现场才能感知到音乐的最大魅力。他的音乐直接或间接地让我接触到很多此前我并不了解的音乐流派,并时常感觉自己非常无知,又为这样的“无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还有更多未知的美好在等待着自己。在音乐世界里,人间怎么会不值得?
第一次在音乐节上见到许巍,我和路人群众一样,能哼几句《蓝莲花》和《曾经的你》,我也听过他其他的一些作品,却没有太大感觉。和朋友站在人群后方,一边喝啤酒一边听他唱歌。直到听到《像风一样自由》,听到那句“你走吧,最好别回头”,莫名其妙地,我被瞬间击中。回到家把他的歌翻出来听,不禁感叹——现场比录音室版本好了不止一倍吧。

那次音乐节为我推开了一扇门。我从耳熟能详的《蓝莲花》、《故乡》、《旅行》开始听,刚开始最喜欢《时光》、《漫步》之类节奏感比较强的作品,到后来迷上《此时此刻》这张专辑里吉他solo,最近一两年,才真正感觉出《在别处》和《那一年》的厉害之处。从《在别处》到《此时此刻》,是从压抑到平和的豁然开朗。开始的两张专辑,是“一个人”的孤独、迷茫、愤怒,到了12年的《此时此刻》,却变成了“没有人”的开阔和温暖。许巍的音乐世界越来越大,我用对他的音乐作品的理解编织出的世界也日益广阔,他的音乐之于我,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美妙的豁然开朗。
许巍第一次开演唱会是2005年在工人体育馆的“留声十年,绝版青春”北京演唱会。这场演唱会上的他抑郁症基本痊愈,也写出了《蓝莲花》、《时光》这样偏向明朗的作品。但是第一次看这场演唱会的视频,我依然惊异于他当时的状态。37岁的许巍留着长发,不怎么说话,也很少笑,唱嗨了会绕着舞台疯狂跑一圈。那场演唱会中的《蓝莲花》、《两天》、《那一年》都非常好听,但是即便是唱到“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时,他的自由与开阔仍只是朝向自己的,他的明朗只盛开在自己的世界中,旁人进不去。而到了13年的“此时此刻”巡回演唱会,唱到《蓝莲花》,他把话筒转向观众,乐呵呵地看着大家合唱。

我熟悉“此时此刻”时期的许巍,却也非常喜欢“绝版青春”时候的他。也只有那样忧郁、自闭的他才唱得了“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那样又燥又绝望的鼓,现在再也听不到了。许巍的早期作品是黑暗的,但是他的痛苦并不撕心裂肺,那是比眼泪更加沉重的尘埃落定式的绝望。现在的许巍很少再唱自己的早期作品,那股愤世嫉俗的劲儿没有了。
但不用急着可惜,听听2013年的那一版《故乡》,同样的词、同样的旋律,只是编曲和演唱者的心境变了,感觉竟然会全然不同。2005年的《故乡》仿佛是一首挽歌,故乡早已支离破碎,结尾处李延亮的吉他solo像是最后哀鸣。八年之后“此时此刻”上的《故乡》,前奏突出了键盘,末尾处吉他solo的开阔、大气完全让人忘记了“绝版青春”上的《故乡》。最重要的还是许巍整个人精神气质的改变带来的唱腔上的变化,这个破碎过、腐朽过的故乡又重新归来,你可以归去,我们正在归去。

李志说他很喜欢许巍的早期作品,但是现在的许巍也只是在诚实地歌唱自己当下的生活和心境。我觉得如果非要说“摇滚精神”的话,那就是诚实吧。其实不只是摇滚,任何能够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一定都是诚实的。
所以从《时光.漫步》开始,《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和《爱如少年》一脉相承,九月、少年、家、爱、故乡、秋天、温暖这些意象在他的歌词中反复出现。《此时此刻》则完全走向了出世。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张专辑,这张专辑中的音乐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那是一种超脱俗世的平静和大爱。我甚至觉得如果《此时此刻》是他的最后一张专辑,他的音乐生涯可以说是完美的。他跌入过万丈深渊、尝尽人间悲喜,最终超然于世、得见大欢喜,符合人们对艺术家的幻想与期待。
但是许巍仍然诚实地记录着这些年生活上的心境与音乐上的感悟。2018年底,许巍的新专辑《无尽光芒》发行。《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写道“《无尽光芒》,许巍五十,在人间”。(坦白讲,暂时我还不是很喜欢这张专辑,所以不说什么了)他在电台访问中说,这张专辑特别突出了每个乐器的声音,他的歌声也像是一种乐器,只是歌曲的一部分罢了。在音乐作品中,人声未必先于器乐,同样的,旋律也未必先于节奏。听到这边,我突然有些明白现场音乐的魅力在哪里。平时听歌,一旦音乐音质不够高、耳机不够好、周围太嘈杂,一首歌曲,除了人声以外的其他部分很容易被忽略掉。但是它们也是音乐作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现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各个器乐的震撼。
现在的许巍已经完全打开了。新专辑宣传期,他参加访问时不回避任何问题,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他在生活上、音乐上的感悟。在签售会上,许巍主动和每个歌迷问好、握手,耐心地听每个人说话。签完名之后,我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跟后面的歌迷说话,结束之后,又看着他从我面前离开。许巍以前说过,假如他见到自己的偶像约翰列侬,一句话都不用说,静静地看着列侬从眼前走过就足够了。那个下午,我体会到的正是这样平静的喜悦与满足。
喜欢许巍不只是因为他的音乐好听,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通过音乐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我很少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听他的歌,他的情感表达是内向的,许巍表达出来的东西或许有普世价值,但他的绝望与希望超越了小伤悲和小情小爱,暗者钝痛,亮者辽阔。所以听他的歌,我很少陷入极端的情绪中,大部分时候都只感觉到一种平静的痛苦或快乐。现在的我还完全处于《在别处》和《那一年》的状态中,但这些坎他都已经迈过了,他用一首首音乐作品告诉歌迷——一切真的会变好,于是我便一直这么相信着。
看着许巍对我笑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记忆片段。他的音乐是我这几年的时间刻度。大二有段时间感觉特别孤独,在现场听到《喜悦》忍不住哭了;2016年简单生活节,全场合唱《蓝莲花》时亮起的灯光在我记忆中亮了好久;焦虑、怀疑自己的时候,我最喜欢听《那一年》,既然许巍都能过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然而这些都是骗人的。短短几秒钟,哪里想得到那么多……但这些许巍给予我的力量已经变成身体中的一部分,所以看到他,我会那么感动,只想说谢谢、谢谢、谢谢。
啊,感谢音乐,感谢许巍,老许每次演出时都会跟歌迷说——未来会越来越好。

-
Lewis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6 22:03:08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8 16:10:22
-
豆友22574378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2 20: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