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刷新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这里很自然,很残暴,电影中许多动物的场景寓意这这个村落的运作同样遵守自然的定律,春种夏盛秋收冬眠,在该死的年纪就上山死去,才不会成为后代的累赘。女主人是个寡妇,说是寡妇是因为多年前他的老公因拒绝背自己母亲上山去死而逃跑成了寡妇,她老公也就成了她口中啊“家族的耻辱”。她育两个儿子,因家中贫困,娶妻生子会消耗家中口粮的人,只有大儿子有娶妻的资格,而次子因为体臭没有人愿意接近只能从狗狗身上寻求性欲的排泄。电影一开头就有一个男婴尸体被丢弃在女主人家的田里,只有女婴可以售卖而会被养大。日本人真的好残暴!!!这是概况。 从整个村来看,大家都一样过着拮据的生活,其中有一家人“雨村”家,因为偷了大家伙的粮食,就满门抄斩被村里人集体上山活埋,一个也不放过,顶着老鼠家的血统都不是好东西的说法光天化日杀死儿童孕妇。还有更离奇的是,某一家的男主人要死了,说自己受了男孩的诅咒,要求自己死后让寡妇伺候全村的男孩子每人一夜,并膜拜屋神。我在想,为什么寡妇能无怨无悔按照亡夫的遗言执行?这是什么根深蒂固的迷信?她拒绝跟有体臭的男人过夜,还需上山请示自己的亡夫,“看到”亡夫化蝶翩翩起舞表示同意后方能放心拒绝。
故事的主线是女主角阿珍奶奶上山的历程,她在69岁这一年,四处安排家庭的事情,包括为大儿子娶妻,为次子找村中的寡妇做一次男人,教导儿媳妇学习抓鱼的本领,以及让自己的孙子离开“雨村”家的姑娘。她不仅对自己狠,也对别人狠。尽管自己已是七旬老人,但身体倍儿棒牙口杠杠的,在69岁这一年中,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可以去死了,自行磕掉了两个牙营造假象。 对别人狠在为了让村民把“雨村”家一窝端而降孙媳妇劝回自己家去。实际上是她杀死了孙媳妇,没有阻止的任何一个村民的手上都沾满了人血,当然全村人都不觉得这有任何过错,小偷就该死。总之把事情安排周全之后,她在69岁的秋末让长子背着上楢山去了,路途艰险,要去死的人需禁言,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满地尸骨,岩石上站满了等待午餐的秃鹫和乌鸦。阿珍奶奶和儿子是恐惧的,相拥而泣,不舍,此时阿珍奶奶又狠了一次,狠狠甩了儿子一巴掌,儿子才转身离去。电影的最后,下雪了,阿珍奶奶跪坐在岩石间,身上落满了雪,似乎寿终正寝。长子也回到家了,家里人似乎都很满意,母亲在雪和山神的陪伴中死去。总之这是一个旧时代的故事,贫穷,迷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