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事
地铁: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坐地铁,有个老人穿着七十年代的衣服比较显眼,他应该是要去看读书的子女,去民大后的哪个站下车,但是眼睛有问题看不清站牌,耳朵也很背,听不大清楚声音,他问旁人也没多大用他听不清楚。我在他旁边就大声地和他说了一个方法,就是数站数,某某是第几个站,到了一个站车门一开就念一,如此类推,某某就是第n个站。我比比化化的说他也大致明白了。后来我就下车了。很麻烦,看不清楚耳朵又背,独自去看望小孩,也不知道怎么一路过来的? 我又想起小时候和爸爸妈妈来南宁,从小我是经常来南宁的,经常去朝阳新华路新华书店看书买书,然后住在火车站地洞口铁路工程局招待所。招待所里发的牙膏牙刷,没用完的都会拿回家里用。去公园玩,因为公园吃食贵,父母都会自己带水和吃的零食,这样能节省点,平时得生活中事无巨细,包括坐火车回去老家贵州,也是能省就省的,几元几块这样省。省吃俭用,这个词汇很经典,确实如此。 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丝毫不认为穿打补丁的衣服有啥丢脸的。我也不认同所谓的名牌衣物,不过就是个面子而已,衣服能穿就行,质量耐用就好了,不需要追求名牌面子。初中我买了一双波鞋,也就是运动球鞋吧那时叫波鞋是稀罕玩意。穿了三年整个初中,也只有那一双波鞋了,直到非常烂才扔掉。 我一直以来有着敝帚自珍的习惯,不喜欢喜新厌旧,喜欢旧的东西老的东西,比如大学时他们喜欢经常买新鞋穿,便宜的都可以,扔掉旧鞋。我喜欢买贵一点的质量好的鞋子,穿到烂为止,而且不爱去商店买东西,里面的东西不需要的话对我也没吸引力,我是一个物质欲望很少的人,不爱享受之类的,不爱美食。以前我爸他们经常叫我去吃早茶,我一点都不想去,美食对我而言没兴趣,应该说我对美食和衣服品味之类的概念不认同。我以为简单朴实才是最美的!黄泥土的芬芳才是最香的!精神世界的开拓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现代社会的外在定义我都是不认同的,我有自己心中的标准,不需要别人来衡量我。 记得以前小时候南宁坐公交车,火车站卖小吃吃食,吃南铁馒头,感觉南宁还比较朴实,现在不同了,变得太洋气了,估计大点的城市都这样吧。这个年代好像有个词可以形容:娱乐至死。[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