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途径,让你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文/汗青
某天,我和我先生两人针对“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我认为,这一生一定得是有爱的,不然一切的奋斗也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说道。
“我觉得这辈子得有所成就,不然肯定会感觉很虚无缥缈。”我先生也发表了观点。

一番争论后,我们自嘲道: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城市,大家每天被工作、房价填满了大脑和生活,应该没有人像我们一样,还在关注着“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吧。
但是最近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后发现,我们两个,并不是唯一会对“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
法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都表示他们的生命的确是为“某一样东西”而活;
英国约翰·霍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曾对48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专访,78%的学生表示他们首要的目标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这也印证了这本书作者的观点:追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主要动机。当人找到了意义,不仅能够生活幸福,而且还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犹太人,他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医生。弗兰克尔的一生充满波折和奇迹。二战期间,弗兰克尔一家被纳粹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怀有身孕的妻子、哥哥和父母都在集中营中丧生,只有他和妹妹存活了下来。
从这段地狱般的痛苦中幸存,让弗兰克尔开始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话题,开创出心理学的“意义疗法”并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书中前半部分描述了集中营中残酷的生活和犯人们在狱中的心里变化,后半部分围绕“人生的意义”展开阐述,作者认为,生命是充满意义的,并且无论当下处境如何,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出生命的意义。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就是在解答高考“应用题”的过程,这道题目叫做:如何活出充满意义的一生? 作者提出投入工作、付出爱以及超越苦难,是找寻人生意义的3条途径。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从这3个方面解读本书,帮助大家过上充满意义的一生。
01 投入工作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尔提出,人越是努力工作,忘我地投入到某项事业,就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谓的“自我实现”,并不是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是人类在设定目标之后,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副产物。如果一个人毫无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就只能随大流,要么就只能听从他人的安排。而这两者,都容易滋生空虚和虚无。
这让我想到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认为,人这一生都要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磨炼品格、提升心志,以此便可以通往幸福的、充满意义的一生。

而稻盛和夫的一生,正是在不断践行以上的工作理念之中,不断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从27岁开始创业,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78岁高龄的时候,他还受政府委托接管日航,最终带领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来历史上最高利润。
在曾经的一次媒体采访中,稻盛和夫表示,虽然已经年近耄耋,但是自己每天工作12到15个小时,精力充沛、信心十足、“不知老之将至”,被予以重任让他感觉非常荣幸,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无以言表。
设定人生目标,全力投入工作,以此创造事业的成功,从而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是让人生充满意义的不二法门。
02 体验爱
在集中营期间,作者弗兰克尔终于领悟到一个曾经被思想家、哲学家视为终极智慧的真理: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而且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一个人肉体本身,超越距离、超越空间、超越时间。
集中营每天的残酷生活让人变得麻木和痛苦不堪,但是对于妻子的思念和爱人形象的回忆,让弗兰克尔的精神得到满足。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妻子仿佛时刻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这帮助他穿越绝望和沮丧的情绪,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作者认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在对另一个人的爱和付出中,了解到另一个人的本质,体验到另一个人的生命。爱,能激发另一个生命的潜能,也升华了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爱而升华的一生,不得不提一生都在付出爱、体验爱的“特蕾莎修女”,她的爱不仅超越了个人,还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的爱。据说特蕾莎女士所到的地方,整个房间都能立马感受到祥和、平静,被无条件的爱包围着,每个人内心都非常纯净,没有任何杂念和怨念。
根据霍金斯能量等级,爱所处的能量等级是很高的,数值在500左右。而一个人要想过上有意义的一生,能量等级的临界点是200。所以拥有爱的人生,必定是有意义的一生。
03 超越苦难
作者说,即使是极端厄运降临,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从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改变面对苦难的态度,并将苦难转化个人成就。
其实弗兰克尔本人就是“从超越苦难中活出生命意义”的典范。
在集中营期间,每天仅仅300克面包的食物加上日复一日繁重的劳动、破旧不堪无法御寒的衣服、踩在雪地上被冻伤的双脚、不知道下一刻会被运往哪里、下一站会不会死神降临这一系列的悲惨剧情,让每个人的内心滋生出无法扑灭的绝望。

但是在最后的关头,弗兰克尔内心升起了一个场景:自己作为讲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自己是如何战胜集中营的绝境并存活下来的,他又是如何疗愈自己让自己过上了有意义的一生的。这个场景给了弗兰克尔勇气,活到了听到解放的消息,活到了被纳粹释放给予自由的那一天。
在这之后,弗兰克尔极富热情地过完了余生:他一生出版了39本书,被译成24种语言,在67岁的时候仍然学习驾驶飞机并在数月后拿到飞机驾照,80岁的时候他还登上了著名的阿尔卑斯山。

正如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包括幸福快乐的时光,还包括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更广阔的的循环。
我们的这一生是短暂的,但是有限的一生却存在着“拥有无限意义”的潜力。一旦我们发掘并且用行动来实现它,那么这一刻,生命就值得永远保存,成为永恒。
《活出人生的意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至善至恶,同时跟随作者的经历和娓娓道来的文字,我的内心有一股力量感升腾而起:
无论身处何境,只要我们意识到,自己一直拥有选择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自由——积极的探索并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自由,我们便能够从投入工作中、从爱中、从超越苦难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我是汗青,一位有马甲线的小姐姐,每年阅读100本书,终身学习者,专注自我提升,持续分享读书笔记、成长干货,欢迎关注@龙母瘦身总教头(vx:hanqing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