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好书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

此书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的处女兼成名兼封神之作,从某种程度来讲,作家与此书是互相成就,成全了世界人民对于阿富汗的好奇心,让人们看到了战火不断下的阿富汗也有幸福、美好、智慧的一面,在那片充斥着暴力、血腥、死亡的黄色土地上,爱依然无处不在。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段不平衡的友情和一场跨度二十年的赎罪以及对爱情、亲情的一生怀念。阿米尔是一个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他的父亲是一个当地颇有声望的地毯商人,生意做得很大,男子气概十足。哈桑是他家仆人阿里的儿子,两个小男孩年龄相仿,从小就是好朋友,哈桑勇敢且聪明,阿米尔则浑身书卷气,有点懦弱。父亲对阿米尔的这一点常常感到不满,并因此对勇敢的哈桑格外赞赏。时间久之,阿米尔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暗生了嫉妒之心。
在一次斗风筝大赛上,阿米尔为讨父亲欢心并向父亲证明自己(阿富汗的斗风筝是用自己风筝的玻璃线割断其余的风筝线,掉落的风筝作为战利品,最后依然坚持在空中的风筝则是胜利者),最终,通过与哈桑的紧密配合配合,阿米尔如愿获得了冠军,同时也得到了父亲的夸赞。在庆祝之余,哈桑为他去捡那只最后掉落的蓝色风筝以作为证明,在跑道街角处,他说出了那句感到千万人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只是这一去,他们两个就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哈桑在捡风筝的途中遇到了之前找过他们麻烦的暴力混子阿塞夫一行人,他们在一个封闭的街道堵住哈桑逼他交出风筝,哈桑不肯并且用石头还击,无奈寡不敌众,哈桑被他们按倒,暴力变态狂对哈桑做出了不可描述之事。阿米尔当时就在一旁的街角处,他亲眼看了这发生的一切,他内心挣扎过,但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而选择转身离开。事后,哈桑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依然和往常一样去找到他结伴回家。然而,此时的阿米尔已经无法面对哈桑了,甚至让父亲开除他们,不知情的父亲当然没有同意并呵斥了阿米尔,无奈之下他在13岁生日那天,用一块手表陷害了哈桑,诬告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哈桑也平和的承认了自己就是小偷,这并不是哈桑的逆来顺受,而是他看出了阿米尔的目的,知道了阿米尔在巷子里看到了发生的事,不敢面对自己,最终,哈桑和阿里离开了。
接下来,俄国侵略了阿富汗,随后,阿米尔一家人搬去了美国,他在美国定居、生活,逐渐淡忘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然而,一通来至拉辛汗的电话,重新撕开了那段阿米尔最痛的往事,一时间,罪恶如烈火般灼人,但在阿富汗的家乡有让自己弥补过失的唯一途径。原来,当年的哈桑正是父亲的私生子,他的同父异母亲兄弟,知道真相后的阿米尔内心是崩溃的,他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说,就得知哈桑已经不在人世了,仅留下一个儿子,却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拉辛汗几经劝说,阿米尔决定冒生命之险去就出他。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个买走索拉博的塔利班小头目正是当年的暴力变态混子阿塞夫。随后,阿米尔和阿塞夫激烈肉搏,阿米尔命悬一线,此时,索拉博用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左眼,他们才险胜逃脱,几经周折他们回到了美国。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陪着对生活无望的索拉博在美国的公园上斗风筝,不顾形象的在一群孩子中奔跑追着风筝,开心地喊着哈桑当年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完成了心灵的救赎,重新找回了爱和勇气。
不同的读者有不一样的感悟,在我看来,此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过去的已无法弥补,但未来掌握在你我手中,只要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真正的善良不是毫无黑暗,而是在经历了黑暗之后,依然选择追逐光明。
于君共读,三生有幸
-
爱猫人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1: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