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饮白咖啡看彩虹的怡保
2018年9月20日。怡保。这一天也是在早上五点半就被清真寺响亮的诵经声唤醒的。
怡保是马来西亚霹雳州的首府,曾被知名旅游指南《孤独星球》选为2016年亚洲10大最佳旅游景点。怡保旧街场是白咖啡的发源地,有好几间旧茶室都有卖白咖啡。 所谓“旧街场”,就是“旧市区”的意思,据说李安导演的《色戒》也在这里取景过。 怡保原本只有旧街场,因一次大火灾而慢慢发展扩张到近打河对岸,便形成了现今的新街场。以近打河为界,西岸是旧街场,河岸东边便是后来开发的新街场。
白咖啡 (White Coffee) 的名称并非因为咖啡的颜色而命名,而是在咖啡豆的烘培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成分,因此白咖啡名称中的“白”也取义纯净、纯粹。
不同于马来西亚当地的黑咖啡的制法,白咖啡的咖啡豆在经过棕榈油烘培的过程当中不添加糖和小麦,同时使用低温烘培法,烘培时间较一般咖啡长,每豆咖啡因含量较低。但由于每单位白咖啡比一般咖啡使用更多的咖啡豆及高度榨取,每单位的咖啡因含量反而更高。(白咖啡:74mg/100ml; 速溶咖啡:57mg/100ml; 混合咖啡:68mg/100ml; 咖啡拿铁:32mg/100ml)口味上比起黑咖啡有较少的苦味和酸味,但有更多的炭香味。
从我住的青旅走出来,街对面就是一排蓝绿黄橙红的小房子,发现彩虹!

红房子的一楼还是一家名为红屋咖啡的小馆子。

时间还没到中午,却已经晒得人睁不开眼睛, 我开始了漫无目的地行走。

出租车公司的小广告。

先去吃个早午餐。怡保很小,一切生活设施都很密集,适宜步行。
我住的地方位于新街场,也就是近打河的东岸。这个十字路口的四角都是芽菜鸡沙河粉餐厅,店面招牌做得巨大醒目,其中最有名气的是这家老黄。

可能还没到饭点,里面客人不多,没有排队。

墙上的菜单。

一份套餐内包含:一碟菜园鸡肉、一碟芽菜、一碗米粉。


芽菜饱满脆爽,鸡肉清香软嫩,配上一碗清淡的米粉,吃起来通体舒畅。

上海文华书局。红白蓝经典配色的门面很耐看。看竹帘上的介绍这家主要出版的是小学教辅材料。

某钥匙店的广告牌。

除了上面文华书局那种手写在竹帘上的广告,也有这种电脑喷绘在竹帘上的广告。

渐变色块装饰的大楼外立面。



招牌上的名字后面特意备注了是母子的产业呢。


这排房子也被漆成了美妙的彩虹。



自从陶宛籍画家尔纳斯(Ernest Zacharevic)在槟城的壁画迅速蹿红起来后,许多游客都到槟城一睹其风采。而这位名画家也辗转到了怡保来作画。他那具有当地特色的画作也很快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看和照相。
旧街场壁画遍及了好几条街,走着走着就会和这些有些斑驳脱落的画作不期而遇。
经历了风吹日晒雨淋的洗礼后,有些作品已经分辨不清轮廓了。

骑驴的小男孩。

彩虹色的骑楼走廊。

这是一家出售棉线的商店,各种彩色的线团也构成了彩虹。


特别喜欢看这种繁体汉字的招牌,有旧时光的味道。

似乎是一家裁缝店。

“学乐书苑”、“小绿洲图书馆”还是“书菜生活馆”?

在这炎热的晌午,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大家都躲在茶室里吃小吃、喝咖啡,慢慢地消磨时光。

一家酒行,房屋的柱子上刻印着广告:代理金山标葡萄酒、代理A字标葡萄酒、港澳澍春园蛤蜊酒(?)。

壁画教你如何用折纸做出一只小狗头。

画中两个孩子在一起观赏罐头瓶里的金鱼。(不知为什么这画风越看越像进击的巨人……)

画中的舞狮举高高。

画中的马来人民族舞。

这已经完全看不清了……

画中穿着彩虹色服装翩翩起舞的马来人。

这幅画里的父亲在雨中把伞完全让给了儿子。

一副母亲节主题的宣传画。

印度风的手绘。

似乎是佛教庆典活动。

也有华人的京剧元素。

这应该是印度教神话故事的情节。

一幅长卷:跳大绳的小孩子们。

为啥有个落单的小姑娘……

躲在这个角落里玩捉迷藏的孩子们。

这是在做什么农活?淘米?

吹泡泡的孩子。

赛龙舟。

转角遇见又一道彩虹,这配色太华丽了。


某户人家的厨房后门,旁边画了个粉色头发粉色衣裙的小姑娘。

某茶室的后门。



做拉茶的大猩猩?

和家禽家畜们在一起的小朋友们。孔雀是来乱入的吗……

不准乱丢垃圾喔。

弹奏乐器的女人和……巴巴爸爸??

李小龙,果然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被烈日压榨水分的椰枣。

表面析出了黏糊糊的糖分。


过了近打河上的这个桥,就到旧城区了。

过了桥看到一个霹雳州咖啡和茶产业的工会。

敞开的大门用铁链随意一挡,表示暂停营业。嗯,那只鸽子,你也不要进去了。

竹器店老板在修补一把竹椅。

旧街场有大奶巷、二奶巷和三奶巷,其中最有名的是二奶巷。当二奶巷刚开始有名气时,坊间传出二奶巷是当年富商包养二奶的温柔乡。锡矿产业家姚德胜的后人出来解释说二奶巷并非是专门“包养二奶”的地方,而是当年姚德胜送给第二老婆(广东话“二奶”)整列供收租的店铺,替巷子取了这个名字。


三奶巷的特征是巷子上空撑开的一排排雨伞。


这里的中午真是酷热难当,我正感觉头昏脑涨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家咖啡馆,店面设计还蛮别致,就推门走了进去。
门上镂空出“門”的字样,底部还写了了men的拼音。

进门前我盯着地面上这个图案研究了好一会儿:这是片叶子还是条鱼?

水泥砖上刻印着叶片的天然纹理。


看似清凉的后巷,其实温度也很高,像蒸笼一样。

我选择了坐在后门外的座位,头顶有木质吊扇,对面是一排翠竹,这样路过行人刚好看不到我。可惜冰滴咖啡做得一般般。

店里的一些陈设,都是和海洋有关的工艺品。


稍微给自己降了降温以及补充了咖啡因后,继续上路。

发现复古店招,一家售卖茶叶和烟草的商店。

这好像是一家印章店,商标是个海螺,配色和构图都很漂亮。

某路口的深蓝色五金店。

某家店铺的墙上安装了绿色镜面玻璃。希望里面没有人在看我……

一处居民楼下,歪七扭八、形状各异的可爱信箱。

这家人对自己的信箱有独特的设计。

牛奶广告壁画。

怡保火車站是一座结合莫卧儿式与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火车站。位于怡保市政厅对面,火车站前面是战争纪念碑和曾经全市仅存的一棵怡保树的遗址。火车站建于1914年至1917年,被称为怡保的泰姬陵。这里也曾经是电影“国王与我”的拍摄场地。
“怡保树”也称“箭毒木”,学名Antiaris Toxicaria,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及树木之一;早期被原住民用来制作打猎吹筒的毒矢,故也又名“毒箭树”,中文别名“见血封喉树”,而怡保地区的名字便是源自这树。早期由于其危险的毒性,怡保市区内的大部分怡保树都被砍掉了,只剩下怡保火车站广场中央的一棵。2017年四月,由于强风的侵袭以及根系腐坏, 这棵种植于1980年的怡保树倒下了。
拓展小阅读:
绕到怡保火车站后面,从这个小门偷偷溜到站台上。

隔着铁轨可以看到对面有座印度教寺庙,还有连绵的群山。

空荡荡的站台,没有人候车。

火车站主建筑侧面。

火车站正面,中午光线太强,拍不清细节……


从刚刚那篇介绍怡保站建筑风格的文章里找了张全景图。

在火车站享受了自然脱水后,我再次虚弱……对不起,我们北方人就是很怕热。


走到了鑫隆源茶室,点了一杯冰的旧货场白咖啡,再加一份烤鸳鸯吐司。这里的氛围很像我在香港去过的老式茶餐厅,就是店面够宽阔,这是寸土寸金的香港没法比的。店员和客人们都大声用广东话交谈着。
白咖啡文化!亚洲10大旅游城市之一 · 怡保6家必去古早味茶室
可惜没有留出状态去天津茶室吃焦糖炖蛋。

鸳鸯吐司很薄,烤的脆脆的,中间抹了牛油和椰子酱,非常美味。店里播放的音乐竟然是任贤齐的“春天花会开”,太怀旧了。最后两杯冰咖啡、一份吐司,一共付了6.4林吉特,太便宜了。

和一只喵子隔着围栏四目相对。

怡保的街道真是陈旧而冷清,甚至有些破败了。

总是被这样的店面广告吸引目光。

途径一间中文小学校。这时候已经感觉自己身体不对劲:头重脚轻,四肢乏力,还有点出虚汗。我怀疑自己已经中暑了,不然就是肠胃感冒。

感觉到不适后,再逛下去就成了折磨,赶紧打车出发去汽车站,准备前往下一站槟城了。

似乎是家西点店的送货车。

在汽车站拉肚子,浑身难受,沮丧而消沉地告别了怡保。我现在只想赶紧安顿下来睡一觉。

抵达槟城前,驶过了一座超级超级超级长的跨海大桥。上到岛上后,马上就堵车了,车流像蜗牛大迁移一样缓慢流动。车子先停到了一个汽车站,但是司机说要去乔治市的先不要下车,我们需要每个人再另给他4林吉特,做为额外开到乔治市的车费(这波操作有点令人费解了)。最终到了乔治市,我已经走不动了,几乎是起步价打了辆出租车到提前订的旅馆。
在那个孤独的小房间里,糟糕的情绪排山倒海地吞没了我,那只黑狗追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