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马当
老马是村里唯一一个老年痴呆,在老马远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千里迢迢回去又千里迢迢带老马去城里医院确诊之前,人们只当老马是疯了傻了痴了。
老马真名叫马当,小时候起额头皱纹多,像个小老头,从来就被叫做老马。祖上是佃农,穷得叮当响。后来解放了,包产到户了,分到了几亩玉米地,还分了一头骟牛。凭着这几亩田,他娶了老婆,也凭着这几亩田,他还生了个娃。
照理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老马也算是过得不错。可不想老婆生了娃没几年,得了急病忽然就撒了手,只留下老马一个鳏夫和小马一个娃娃。老马又当爹又当娘把儿子拉扯大。老马也不是没想过续弦,可是孩子小,怕万一后妈对孩子不好呢?老马总觉得要好好想想。老马也想过去城里打工,那时候前村和他一起穿开裆裤的王富贵去深圳打工,真淘了上金,成了大老板。上回王富贵回村,还叫了老马去了,人人都说王富贵名字取得好,真富贵了。老马看着王富贵脖子上的大金链子,心想别人说的真对。再后来,王富贵也把老爹老娘接去了深圳享福,也再没回来过。
可是老马不像王富贵那么上进,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庄稼汉,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他那点玉米田,也就只会蹲在门槛上抽烟打牌了。所以他只能一茬一茬种着玉米,一年又一年,玉米棒子长了又掰,掰了又长。这玉米棒子长一茬儿,小马也跟着长一茬,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每天傍晚,老马左手牵着小马,右手牵着牛,这两马一牛,就迎着夕阳,沿着田埂走回家。
再后来,玉米还是一茬一茬得长,只是小马不长了。小马出山了。小马坐着牛车出了村,换了汽车到了县里,又做了火车去了省城,小马跑得越来越快,但是老马老牛,老胳膊老腿,走的越来越慢。两马一牛变成了一马一牛。过了两年,牛太老了,犁不动地了。老马还是每天给他喂草,村里的人劝他把牛卖了,他总是说:“牛替我犁了一辈子玉米地,老了我也应该照顾它。人嘛,要知恩图报。”
儿子出了山,进城打了工,要娶老婆了,城里老婆要房子要车子。儿子千里迢迢来,下了满是黄泥的摩托刚一张口就是:“俺爹,那玉米地能卖几个钱噶,那老黄牛能卖几个钱噶,俺老婆要房子。俺买了房子接你去城里享福!”这地是块好地,每年玉米都能比别人收得多,卖的容易。可地好卖,到处老黄牛就不好办了。老黄牛太老了犁不动地了,别的庄稼汉不要,肉也老了,屠宰场不要。后来小马忙活了一下午,四处请托,最后村里帮小马联系了牛皮加工厂,老黄牛终于还是被卖掉了。
第二天一早,牛皮厂的人来看了牛,就把钱给了老马。老马转身给了小马。那天中午,小马说自己忙着有事儿,骑着摩托突辘辘地走了。下午,一辆白色的小卡车晃悠悠开到了老马一片黄泥的家门口,被派来的司机不耐烦,吆喝了很多声,才把老马催出来,马当想多看两眼老黄牛,叼着烟的司机甩手挥开马当,车门嘭一声响,颠簸开出了村里。有好事的人说,那天看见老马和老牛都眼睛里流了水。村里那几个年轻人都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老马舍不得牛,牛还能舍不得老马?牛懂个啥?
卖了地,卖了牛,村里人每天还是能在田里看见老马,他每天还是晃悠悠拎着锄头到田埂上,每天都会被人送回家里,告诉他地已经被卖了。可玉米都长了好几茬了,他还是天天来,天天来。
除了去地里,他还会晃悠悠去打草,准备草料喂牛,可一旦到了牛棚没看见牛,就开始大呼小叫,逢人就说牛没了,有人偷牛了。周而往复,一直如此。直到有天,他扯着一家的闺女的衣服说她偷牛,被人家的爹狠狠揍了一顿,老马才老实了点。在后山用草料堆了一个垛,每天从早坐到晚,嘴里嘀嘀咕咕。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他是遇了鬼,才会脑子不正常了。
村的人也联系过他的儿子,说他爹疯了,要他回来看看。可是小马还是过了好久才回来的。那天傍晚,儿子才回到来,扔下摩托跑到后山去。
“俺爹,咱回屋里吧。”
“儿啊,地你犁了么,这秋收就靠咱这玉米收点钱了。”
“爹,地早卖了,俺在城里买房了。”
“哦,没啦。”
“没了。”
“那牛啊,你也要喂,你不在家犁地,俺就靠他了。”
“俺爹,牛也卖了。”
“牛咋也卖了呢?”
“俺买房子了。”
“哦,俺得回去了,这牛啊,得吃草。”
“爹,牛卖了啊。”
“牛要吃草啊。牛替我犁了一辈子玉米地,老了我也应该照顾它。人嘛,要知恩图报。”
老汉起了身,晃晃悠悠地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