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 毕业7年依旧坚持梦想!20在职考生跨考郑州大学,终获371分!
作者简介:20考研,本科药学专业,已毕业7年,在职考研,跨考郑州大学公共卫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初试成绩:英语73分,政治66分,专业课232分,总分371分。

有考研的想法是在2018年。 我的工作地点在复旦医学院附近,孩子上学以后就多了些属于自己的小时光,偶尔会到复旦的校园逛逛消磨一下,回忆自己曾经的校园生活和感慨毕业后柴米油盐的日子。 久而久之,便有了要考复旦研究生的想法。于是,找到了我们大公卫的组织“公卫考研研习社”。 但是,想法终究是很理想的东西,2019年2月份的一场小手术,给我的想法拖了一把长长的后腿,大概是在7月底,决定转战郑州大学。9月离职,全面备考! 英 语单词是每一个考研的人都要过的一关。一开始买《新东方绿皮书》,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的考研词汇全部背下来。事实证明,背这种方法对我不适合。仅有的闲暇时间都给了单词,但是边背边忘。对于离开英语好多年的我来说,很磨信心!
后来选择《研词》,有1788个高频词汇。第一遍看了小董老师的视频,是一个长得很帅且很正能量的老师;第二遍开始死记硬背;第三遍惊喜的发现,居然有些单词被我死磕记住了......后面结合乐词app背《研词》,考前背了大概13遍。(每一遍背诵的时候,我都会把认识的/不认识的/模糊的单词标记出来,下一遍可重点背诵不认识/模糊的单词,这样比较节约时间)
阅读理解从2005年开始刷真题,每篇阅读理解仅正确0~1个。我把阅读理解中的生词挑出来反复背,隔天早晨通篇读一遍,正确率慢慢有所提高。但很快又到了一个瓶颈期,班班建议我听唐迟讲解视频,确实有所获益。继续刷题刷到2016年,真题快刷完了,发现刷题并没有带来正确率的提升,就开始往回刷第二遍真题阅读。第二遍刷题的时候回到了最开始的精读,挑生词背,隔天读做过的阅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唐迟老师的口头禅“慢慢来,比较快”。
另外,再分享一下其他我用过的阅读资料:
十月份何凯文老师的五夜十篇、张剑老师的预测题、李旭舅舅的预测题。预测题因为时间有限,只看了中文。考过的考生都知道,他们每年的预测题不会预测出完全相同的文章,但是会预测到主题。
新题型/翻译/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做到一定程度,大概10月份开始刷题。每年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出错点,实在看不出错误在哪里,可以看看讲解视频,隔天或者隔几天再读一遍。
作文,背了王江涛的20篇,想拿基础分,跟着道长走完全够用。
政 治 政治没有特别多的经验可以分享。前期投入很多时间看精讲精练,后面在专业课背诵投入时间多,分给政治的时间只放在1000题,肖八,肖四!这60多分全靠肖老大撑着。 专业课 郑大专业课考五门:卫生统计,流行病,营养,职卫,环卫。流行病和三大卫生,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和背书来解决问题。
卫生统计:赵耐青版本的卫生统计书对我而言就是一本神书,完全看不懂。硬着头皮看一遍,然后开始刷赵老师的讲课视频。然后重复看书,刷视频。两遍下来,才开始慢慢有感觉。9月份开始整理手抄笔记,每一章整理下来,学习效果会很好,但是整理会进行的很慢,10月中旬把卫生统计整理好。
流行病学:流行病整理快一半的时候,我很迷茫,觉得时间来不及,班班及时制止了我。我开始反思的自己的进度,考虑再三,觉得自己总结的过程还是必须要进行。于是我开始改用结构框架图代替手抄整理,把资料剪下来贴在整理本上,这个方法让我在10月底时快速整理好了自己的背诵本。
还有几个小技巧送给大家 👇👇👇 11月听从班班的建议,把所有需要背诵的题目写在纸上。不看答案开始背诵,会背的画对号,不会的画错号。开始进行全面背诵第一遍,1个月背完了所有的科目。并且使用研习社发的《红宝书》进行查漏补缺。因为自己有整理过一遍,背诵下来效果不错。r/> 12月用同样的方法背诵第二遍,第三遍,重点背诵不熟悉的内容和研习社圈定的考点内容。
心得体会 对于一个跨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我的意料之外。很感谢在黑暗时光中陪我一同走过的研习社的班班和其他老师,红宝书真的很赞,所有的考点都包含了。另外希望考研的小伙伴们锻炼好身体,少熬夜!背书的效率很重要!祝考研顺利! (未经同意,不接受转载)

END 公卫考研研习社友情提醒: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