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不了的江湖梦
查看话题 >三生万物:金庸的秘密
我主业读金庸,今天说说金庸小说写法的一个诀窍。说金庸小说写法的一个诀窍。
小说精彩,首先是故事精彩。故事精彩,也有套路。
金庸最擅长用“一波三折”,把某个情节分成三部分写,甚至再细分下去,每部分再分三节,以此类推。
先说个大情节。
在“倚天”中,张无忌斗渡厄、渡劫、渡难的金刚伏魔圈,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他在不知情时卷入,与三僧首次交手,目睹了昆仑派何太冲夫妇丧命那次。
第二次是他和杨逍、殷天正合斗三僧,结果殷天正累死了。
第三次是屠狮大会后,他与周芷若联手再战。
在第一战中,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张无忌被发现,过了“三招九式”,他停在树枝上与三僧对答。
第二阶段是他与三僧正面交手不胜,欲突围不成,便开始讲述成昆的阴谋。
第三阶段是河间双煞等高手偷袭,他借机救谢逊出来,但谢逊不走,他反过来助三僧退敌。
在第一阶段,仍可细分。
书中说,三僧适才三招九式,每一式中都隐藏数十招变化,数十下杀手,岂知对方竟将这三招九式一一化开。
看到了吧,只要会写一小段,就可以敷衍成三小段,三小段成一大段,三大段成一大情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有了三个,就有了无限。
再举个例子,“雪山”的最后是胡斐与苗人凤过招,也可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苗攻胡守,到胡被打落山崖、又被苗人凤拉上来为止。
第二阶段,二人以刀剑过招,仍是不分胜负,但苗人凤脚下岩石坠落,胡斐去拉,二人一齐坠下。
第三阶段,二人落在一块石头上,石头撑不住两个人,只得拼死相斗,最后因缘相报,胡斐以一招“夜战八方藏刀式”制住苗人凤。
三阶段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全书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遂成经典。
不只动手过招如此,其他情节都用得上“三段式”。
比如“连城”的一个大关目就是血刀老祖、狄云与水笙逃,南四奇等人追,一直追到藏边雪谷。
其中血刀老祖擒水笙也是经历了三个转折,可称“三擒水笙”。
水笙误认狄云是恶人,要动手杀他。血刀老祖现身,擒了水笙,与狄云一起逃走。这是第一次。
汪啸风带十几个人来救水笙,二人劫后重逢,联手作战。血刀老祖力杀十余人,待南四奇赶到,他逃走时又将水笙擒住带走。这是第二次。
狄云心中不忍,把水笙从马上推下,水笙和汪啸风再次会合,水岱赶到。但血刀老祖马快刀疾,从背后赶上,又擒住水笙。这是第三次。
“连城”不算情节复杂的书,这一段在金书中也不突出,但居然也是如此跌宕起伏。我读时,几乎跟着水笙的心情忽喜忽忧。
苏文茂先生在“批三国”中说,除了三让徐州、三气周瑜、三顾茅庐外,还有“三出祁山”、“三擒孟获”,还有“三个数学家”、“三个做小买卖的”、“三个不知道”等很多“暗三”。
金书中也有很多“暗三”。
在“射雕”中,郭靖与黄蓉间的大误会或争执也有三次。
第一次是密室疗伤后,他们遇到拖雷与华筝,黄蓉发现郭靖与华筝有婚约。
第二次是郭靖发现五怪被杀,误认为是黄药师干的。
第三次是郭靖为撒麻尔罕民众求情,错过了退婚机会。
作者的水平、能力和技巧、手法往往在处女作中就可以找到痕迹。
“一波三折”也不例外。
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第一回一开篇就是陆菲青与关东六魔的老三焦文期等三个人荒山夜战。
这一战是金书精彩百出的武戏第一战,当然比不了光明顶之战、封禅台之战、少林寺之战,但也无例外地用了“三段式”。
第一阶段是陆菲青以拳脚和焦文期、罗信、贝人龙各对了一阵,陆菲青因不忍下手,反中了焦文期一掌。
第二阶段是四人动了兵刃,陆菲青欲突围而未成。
第三阶段是以命相搏,最终格毙三人。(苗人凤和胡斐大战的三阶段也是先拳脚、再兵刃、最后拼命。)
再细看,第一阶段动拳脚,自然也可分三小节,与三个人对战分别是一小节,当然每个人的长短节奏有变化,层次分明。
所以,写文章很容易:三段式、千字文而已。哈哈。
(公号:行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