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离去的一些什么
HELLO,欢迎回归。我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用上了正确的词汇。这算是回归吗?还是重拾?重生?重启?好像都不是。很想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没有放弃过写作呀,每天都坚持在做手帐,做复盘,希望每天的时间都更有意义;工作上持续在学习,那么多笔记,作为一个公号狗还和自己一直向往的新闻编辑类发展稍微搭一下边;热爱电影也没有停下过,感谢有那么多教会我爱和生活的电影;还遇到了这么好的爱人,生活中总是有所期待。但是必须承认,确实太久太久没有提笔写些什么了。
有很多很多次,或是一闪而过,或是有了坚定的计划,我总要写点什么,这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完整的准备和恰到好处的仪式感。总是这样,不想轻易开始,于是无限拖延。所以要非常感激我的大仁先生和好朋友LIFA,是他们一再的鼓励,我才有重新开始记录的可能,是真正的文字记录。但是我已在固定的岗位工作了六年,没有什么大风大浪的人生经历,没有什么狗血的爱情故事,一个普通的家庭美满的已婚妇女。我又该写些什么呢?我写东西,到底是希望别人看,还是不希望呢?我真没想好。
我为自己的重新开始做了一些功课,我翻出了久远时代的微博,再次品味了一下自己从前的文风,简直惊呆。
2013年独自在西欧旅行时:来到了在电影中出现和暗自向往的城市,看到了很多梦寐以求的风景,遇上了很多本无交集的人。从上雪山冻到买羽绒服,到热情似火的意大利半岛。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建筑,和时尚之都碰撞。太多的故事想说,还有太多的路想走。有时告别和启程只在一念之差。
在大学宿舍刷美剧的每一个夜晚: 生活有时爱抽风,抽起来还很没人性。一堆狗血、黑暗、跌宕,刷着你的承受下限。必须努力去给自己挣个Happy Ending,才对得起自己受过的,才有资本以后对别人说:还看什么剧啊不如听我谈人生!
很早之前就坚定新闻梦想: 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看懂了《V字仇杀队》就完事了的。新闻人的良心,媒体的精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是最崇高的追求。14年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14年后,所有为了《中国梦》而站出来的人都值得钦佩。读懂良心,才能读懂中国。
以及非常犀利不愿意收敛一点锋芒: 真正不喜欢自己的人是不需要告诉你的,神情举止都能体现出来。而那些总是说你不好的人有两种,一是真心为你好,忠言逆耳;二是明知不如非要作梗让你难受。无论是哪一种,都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要让自己越来越好。以报答第一种人,报复第二种人。
我根本不敢肯定这就是我自己,她就像一个很鲜活的人,告诉我她的经历,她的故事。这真的是以前的我吗?那么从以前的我成长到现在的我,能不能找到一些改变的轨迹呢?也许,就是从停笔不记录开始吧,不愿意表达,不愿意停留,不愿意深剖,开始变得懒惰,不坚定,安于现状,不再要求身边的所有人都要认可自己,原来这是成长。
然后我开始回忆,到底有哪些瞬间哪些灵感一直留存在我脑海里,等待着我记录下来的。比如有和大仁先生在一起的画面,他是我见过最有生命力的人,就好像不会枯竭那样,永远猜不到他会说出怎样精彩的对白,是他给了我对于生活最大的期待。比如有囤积了很久的影视记录,前段时间在一个电影公众号读到一句话:“新的一年,看更多的电影,爱更少的人。”我被它震撼到了。难道不是应该爱更多的人,回归生活吗?细细品味,真的很有意思。也许生活反而没有那么多的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值得铭记的瞬间,看多点好电影,体会多一点不同的人生,好好爱自己。还有一些曾经创作的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等等,随着我的成长他们不停被拆解重组,至今也不能有个清晰的样子。所有的这些,他们好像从未离去,但是需要更多的能量把他们唤醒。
那,就加油咯!每天1500+的文字挑战。不管如何,我想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能真正的每天留出至少30分钟,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