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一天
3月10日
自1月24日放假以来,第一次走进办公室。早上,驴先生怕我坐地铁不安全,开车送我到公司。路上车流已经比较多了,经过西三环、北四环的时候,都有点堵车。一个多月没有怎么出过门了,遇到这堵车的情形,居然还有点开心,说明一切都在慢慢恢复正常。
街上人还是挺多的,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带着口罩,一瞬间会忘记还处在疫情期间。走在路上,感觉公司的周边附近,既熟悉又陌生。快递、外卖不让进门了,全都放在小区外的自取台;出入办公小区,得在手机上注册个通行证,跟身份证绑定,能够识别你是哪里人,是否离京,根据风险不同,给你个绿色或者黄色的临时卡;周边吃饭的小店复工的也不多,门关着,手机平台上显示附近是外卖点都还挺远,配送费都在3元以上。午饭是个难题,还是选择不吃吧~~反正宅在家,也习惯了一天两顿。
办公桌还保留着放假时的样子,放假之前我在干什么呢?囤了50个29元/10个的3MKN90的口罩,还买了几大包一次性医用口罩,那时候口罩虽然涨价了,似乎还不稀缺,药店很轻松就能买到,谁能想到,之后口罩会成为可以用来“炫富”的稀缺用品?公司附近有家理发店,一直嫌年前做头发的太多,不愿意去挤,想年后去,但是已经没有Tony老师了……恐怕唯一能庆幸的是,公司还在,虽然是小微企业,而很多企业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
很多帖子都在问,如果不工作,你的存款能撑多久?我算了算自己的存款,还有一些可变现的资产,如果一直维持在当下的物价,虽不至于说一辈子不愁,但也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来自于不确定性,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疫期,在家里囤了好多粮、油、米、面,一直观看新闻,自杀的蜂农、巴基斯坦的蝗虫、被疫情活埋的小雏鸡……连起来看,真不知道今年物价会涨到什么样。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是这个理,不管怎样,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今天还收到了上个月的花呗账单,宅在家,其实花费也不少:孩子的玩具、各种头发、身体护理品、做饭的食材、零食、饮料……我也埋怨在家呆着太无聊,也想念外面的美食,但比起在疫区中的人们,有吃有喝有快递已经足够让人羡慕,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我在5h的朋友并不多,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几年前去那边准备一个会议,当时光谷那边还不算繁华,去的时候正是夏天,雨水啪啪地拍打在地上,氤氲着东湖,整个城市又湿润又朦胧,是非常典型的南方城市。买的火车票,跟同事拖着行李箱走在武汉大街上,不知道在哪坐车,因为武汉不是一座城市,是三座城市——武昌、汉口、汉阳……真是让人迷茫。不知道GF统计的人数是不是靠谱,像我这样不认识几个5H的人,也在听说谁家亲戚、谁家邻居、谁的老师去世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GF统计数据的一部分,或者,他们能不能成为GF统计数据的一部分。
生活就这样被打乱,原来以为一天和一天不会有太大变化,而突如其来的病毒,让原本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复杂,虽然生活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人们也会摘掉口罩,可是过去的日子真的回得去吗?还是谨小慎微地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