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记事(十):人事多可笑,王城最明瞭

自从学校的廖秋兰老师借我脚踏车之后,世界彷彿响起一阵神奇宝贝的背景音乐,閒暇时间能走逛的地方越来越远。一直到我们退伍以前,都没有好好的逛过马尼拉,平日的教学佔据我们太多的心力,若能得閒游盪,就算得上旅游了,反正旨在得閒。现在要好好旅游不太容易,难在不得閒,难在好的旅伴不常有,印象所及,泰半是满世界找背景。
圣公会中学十月底的时候有个七天的学期假,那七天室友跑去巴拉望旅游,我没钱,待在宿舍畅游马尼拉,住圣公会中学豪宅;学期假最后一天,决定下午骑脚踏车到处晃晃,从学校后面的Tondo(汤都区)骑到Sta Cruz(圣塔库鲁斯区),目的地是往南过巴石河的Intramuros(王城区)。
王城是西班牙统治时期的行政中枢,规模我想类似台南的热兰遮城(就是安平古堡),如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城牆,与关押过菲律宾国父黎刹医生的水牢,为了保存历史感,裡头的警卫还穿着那个时代的军装;至若城内的建筑风格亦很统一,门外汉如我,不太能看出哪些是古蹟,哪些是新建;据说二战时,日军佔领菲律宾,和美军激战。麦克阿瑟曾下令空军轰炸退守王城的日军,所以猜想大部分房舍应已毁于战火。
总之,如今都成了大学,跟Mendiola(总统特区)一样,都是马尼拉着名的大学城。下课时间,穿着校服的大学生纷纷涌出,古老的城区满是青春光景。
王城内有两座大教堂,第一座是圣母无原罪圣殿主教座堂(Manila Cathedral),不知道中文名怎麽翻译得这麽落落长。始建于1581年,但屡建屡毁,目前所见,已是1958年翻新后的模样,它在王城的北半部中心区,周遭的马路也翻修的比较宽敞,门口前的马路旁停了一排观光马车,每辆车上三三两两的男人们,在抽烟、打牌,或午睡,车伕正在喂粮草;教堂内总是华丽,不需赘述,我刚到马尼拉的第二个月时曾步行来此,坐在长椅上、让经过设计的圣光自窗外射入,庄严肃穆之情油然而生,就知洋人象教力,不减长安大雁塔。
第二座是圣奥斯定堂,这座就真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西班牙人建于1571年、菲律宾现存最古老的教堂,而且幸运的在战火中存留下来,跟Manila Cathedral相比,明显较为古朴,脚踏车骑快一点可能还看不出这原来是教堂。如今还附设博物馆;由于所有导览文字全是英文,又不谙本地历史,不好多谈,毕竟没细看。
由于不懂当地的语言,菲律宾的历史,就和我们擦身而过。而我认为历史的仇恨,源于史识的短浅,以及各种无奈,不能明言。以距离的长、换取见识的深、与胸怀的广,这是旅行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很可惜。
后来我常在週末晚上跟韦宪骑脚踏车到王城。韦宪跟柏青一样,都是替代役的学长,他在天主教培德中学教书,退伍之后选择留在马尼拉创业,创办语言中心,推广线上英语教育,带我们去马卡蒂的修骏,便是他的合作伙伴;有段时间,我跟韦宪一起教当地教会的菲藉学生中文,每週五晚上七点到八点,下课之后我们就从中国城往南骑、过巴石河,再往西转进王城,在街巷间穿梭,享受四季如夏的晚风,聊着华文教育的前景、以及语言中心的发展性。经过公园内总是盛开的缅栀,暗香浮动,明月如水。
-
陳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9: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