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
杰克韦尔奇过世后,不少人把通用电气的衰落首要原因归于杰克韦奇,其在通用集团打造的金融部门——通用资本(GE Capital),成为集团这十几年来亏损的最大项目。然而这样的批评有失偏颇。也正是韦尔奇在通用集团上构建了融资体系,利用产融结合才创造了通用昔日的辉煌。通用通过一笔又一笔大规模收购,再加上优秀的管理,打造出相当多在世界上属一属二的产业。而这样锐意进取的底气来源于通用资本通过吸收存款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在90年代,普遍认为韦奇产融结合是大手笔的战略,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推崇。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韦尔奇在卸任后从公司要得太多,例如退休金4亿美元,此外,通用每年还要向他支付一笔顾问费,以及负担一个秘书的费用。但是想想韦尔奇毕竟是将通用从一个区区120亿的公司打造成一个4000亿价值的公司的人,这个也算无可厚非,拿这种来攻击他确实有点刻薄与吹毛求疵了,毕竟在退休时,这种安排都是股东们自愿的行为。
尔后杰克韦奇退下后,通用的境遇急转直下。进入21世纪初,通用运气奇差。首先遇到了911,通用资本的保险公司巨亏,紧接着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进一步遭受重创,紧接着美国推出更严苛的针对大型银行的监管法,由于通用资本(GE Capital)巨大的规模,也被纳入大型的重要银行之列,其资金用途直接受到管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为集团方便提供资金,加上亏损连连,于是在最近的两三年内,通用集团痛下决心,不断分拆甩卖,目前基本上所剩无几。许多存贷款业务甩卖给了国外各类机构,通用金融的贷款业务都跟产业有关,可以说经营得比较深,有专门针对房地产的贷款业务,有专门针对医疗产业的贷款业务,有专门针对VCPE的贷款业务,卖了也确实有些可惜;保险公司也因为损失惨重,也接连卖出,甚至卖出了保险公司,有一些保险公司的债务还继续保留在集团,不断地挤压着集团现金流。
其他各个产业也不断变卖,通用从触角广大的多个产业收缩并集中在电动机,发动机(包括飞机引擎)以及发电机上面。

首先家电业务,已经卖给了海尔。为什么通用会做家电呢?首先通用是做电灯等家用电器出身的,因为要用到各种电,那20世纪初,“电"混沌初开时,发明电器的公司一般都会解决发电的问题,于是通用有了发电机。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效应,中间有一个转子不断地切割磁场线获得电能,燃气发电机业务是目前通用的主要产业,通用的燃气发电机是世界上热能转化为电能效率最高的发电机之一。如果不用来发电就是发动机,通用的飞机引擎制造是另一个主要产业。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原理其实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如果转子通了电,在磁场中会有一个电磁力让转子不断地转动,这就是电动机,于是通用顺理成章地做起了电动机,用在电器上可以驱动洗衣机、电风扇转。电风扇这些小家电早在韦奇时期就抛弃了,只是这几年大一点的洗衣机也被抛弃了,因为跟一台卖上亿的发电机与飞机引擎相比,实在不够看。以上描述只是为了便于你了解通用业务的内在联系,也能够让你清楚通用真正的核心产业是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美国737 max的停飞,波音决定停止生产,影响到通用的订单,引擎是个很贵的产品,以千万美元级别来计算,通用损失巨大。因为一直做的是电的事业,所以自然而然能做配电器件,也因为配电器件做得多,且是2B的生意,所以通用从此切入做物联网,不过可惜没做起来,后面就放弃了,中国有个公司叫徐工的机械制造公司,也在做物联网,倒是做起来了,进入21世纪,似乎通用就没做成过什么事。
消费电子类业务基本上卖掉,医疗电子业务,主要是扫描仪等,因为竞争不过西门子在内的大玩家,初韦尔奇是对医疗电子这块寄予厚望的,但目前相比西门子、飞利浦等已经落后。轨道交通也被卖掉,可能是通用只想卖发动机而不想做整个机车,后者整体太重,摊薄利润,这也说明其产业链在收缩,目前聚焦于上游核心的电动机部件。NBC也被卖给了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商康卡斯特,这块确实离主业有点远。
除了运气差,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通用的衰败?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用在进入新世纪后将战略重心压在了旧能源上,而世界新能源发展迅速,可以说战略上选择错误。其次,韦尔奇所选的继承人,能力上是不足的。韦尔奇的风格有点像中国华为的掌门人任正非,其对通用的总战略规划是:多元化经营,一个产业做不到世界第一第二,就卖掉,基本终其将多个产业做到世界前列。韦尔奇的特点是作风扎实稳健且有行动力的,他经营公司就像是在带一支军队一样,一直秉持着几个重要的管理原则:如产业做不到第一就放弃、员工末位淘汰、深入基线、鼓励不同部门交流以获取改进之道、6sigma等,公司可谓锐意进取,而他的继承人风格偏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韦尔奇创建的通用资本对通用制造业匠人精神确实产生了长期腐蚀作用,只是这一点不能简单地归于是韦尔奇的错,这是通用衰落的根本原因(此观点受到一位豆友的启发)。一架机器上千万个零件,其中最后组装飞机时,是人工组装,而不是机器;德日两国的工匠用了上百年来打磨汽车引擎,举这两个例子是要说明,产业链绵长并且利润率很低的制造业是需要苦心经营的,是需要像干将莫邪一样为了铸成重器而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但是金融业完全不同,金融业很轻松就可以赚取大笔利润。格林斯潘4届任期不断地在降息,最后催生了08次贷危机,正是格林斯潘的持续宽松货币政策把通用资本和通用推上了顶峰,而通用资本在这个过程当中相比通用实业部门,利润来得太大也太轻松。于是通用忘了初心,重心向金融部门倾斜,丢了手艺,许多产业渐渐地在激烈的制造业技术竞争当中败下阵来。
通用的衰落也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布雷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与黄金脱欧,美元印刷机开动,美国金融业蓬勃发展,金融业的利润丰厚,有才华的年轻人纷纷转投此行业,不少物理系、天文系甚至哲学系的优秀人才,都转入金融行业。企业的经营也金融化,想要更多分拆,想要更快上市,以及各种回购等金融操作,只为了让管理层和股东有更多的收入,而忘了打磨产品才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于是我们看到AT&T被大卸八块,美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一蹶不振,如今在5G竞赛中没有一个能打;于是我们看到苹果的手机江河日下,但管理层利用大笔地回购硬是将苹果的股价支持在高位;于是我们看到波音不敢也不愿意打造全新的机型,不去升级新技术,只是不断打补丁,在技术上坐吃山空,最后737坠机事件袭来,才让世人了解到波音原来已是摇摇欲坠。一边是金融领域不断地放水再放水,另一边美国的制造业却不断黯然失色,于是美国制造业加速空心化而最终衰落。
这,无疑给中国敲响了警钟。